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们的研究则发现,我国老年人群能量和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已达到推荐水平,但微量营养素摄入存在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核*素(维生素B2)和钙、锌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我国老年人群存在很多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比如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持续降低,精米精面吃得多;脂肪摄入量持续增加,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吃得多.
专家指出,老年人如果存在营养不良,最重要的是越早进行营养干预越好。一方面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经济负担。比如,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风险大概有65%-68%,老年病人就达到86%了,如果要是在治疗期间没有同时进行相应营养干预,病人的愈后就会比较差。
专家提醒,以下信号可观察老年人是否患上营养不良的疾病:在过去三个月内,食欲和进食有无下降;在过去的三个月内,体重是否下降;在过去的三月内,有无患急性疾病和较大的应激状态,神经心理是否有问题,如痴呆或抑郁;体重指数是否突然有变化。
老年人一上了年纪很多时候就不那边方便了,不管是肠胃健康还是其他方面的健康都面临着极大的障碍。吃的少是老年人普遍的现象,然而尽管如此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这让他们很是苦恼,那么老年人为何会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呢?
营养不良是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然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消弱,各方面的健康都不如年轻人,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现象还是需要提高警惕和重视的,并需要及时了解原因。
1、老年人不爱吃
老人味觉功能退化,经常没胃口,导致吃不下、吃不香。专家建议,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以每日—千卡为宜,吃得少就无法保证充足的营养。胃口不好的老人,要增加锌的摄取,多吃瘦肉、鱼、蛋、豆制品、核桃等。锌参与味觉素的合成,能增强味蕾机能。味蕾对汤类食物比对固体食物敏感,可适当喝些菜汤,多吃蛋羹等。饭菜温度要适宜,味蕾敏感的最佳温度为20℃—25℃。
多进行室外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促进胃排空,增强饭前饥饿感,提高食欲。
2、老年人吃不动
由于老年人牙口不好,因而影响了营养的摄入。老人进餐应以流质(如牛奶、豆浆)、半流质(如稀饭、烂面条)、软食(如发糕、馒头、软米饭)为主。食物宜软而烂,多采用熬、炖、煮、烩、蒸、烧、焖等方法。菜尽量切碎,水果宜榨汁食用。粥,应当是牙齿不好老人的首选,因为其中可加入多种营养物质,极易消化吸收。此外,要少吃多餐。老年人要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切忌囫囵吞枣。
研究表明,细嚼慢咽的人比狼吞虎咽的人多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
3、老年人多服药老年人多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然而,许多药物都有明显抑制食欲的作用。比如,红霉素等抗生素就可降低食欲。此外,某些中草药,如石膏、大*、*柏等苦寒败胃,熟地*等滋腻碍胃,也会抑制食欲。抗肿瘤药氮芥类可引起恶心、厌食。老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和吗丁啉调理食欲。
另外,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食欲,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肝功,明显食欲变差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老年人营养不良现象很常见,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很复杂,主要有:
①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性改变,例如牙齿脱落,咀嚼及吞咽功能减退,胃肠蠕动能力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延迟等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味蕾数量减少,食欲下降及进食量减少。
②任何急性或慢性疾病均可影响老年人营养状态,例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衰、关节炎、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③精神情绪异常,例如抑郁症、痴呆、失眠、焦虑和情绪低落等。
④环境因素,例如孤独、寂寞、退休、丧偶、生活压力等。
⑤药物,老年人尤其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易发生药物与药物或药物与营养素之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