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依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心力衰竭万,心房颤动万,肺源性心脏病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高血压2.45亿。也就是说,几乎每五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而这一数据在年的报告是: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
三年时间心力衰竭导致死亡人数翻了一倍,足足增加了万,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
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已经超越癌症成为“第一杀手”,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而化学发光检测心肌三项Myo、cTnI、CK-MB联检有助于ACS(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
估计心肌缺血损伤面积、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左心室功能的评估;某些治疗药物的疗效观察;
更加频繁的早期检测肌钙蛋白或/和CK-MB,尤其是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尽早诊断出心肌梗死并且有利于尽早启动治疗;
诊断各种心肌损伤(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和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1.肌红蛋白Myo肌红蛋白(MYO)大量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心肌中含量特别丰富。由一条肽链与血红素辅基组成,是一种氧结合血红素蛋白,在细胞有氧代谢中有重要作用。MYO在肌肉中有运输氧和储氧功能。因MYO分子小,不通过淋巴结就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以心肌轻度受损时即从心肌细胞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由于骨骼肌受损时同样会大量分泌MYO入血,因此MYO的特异性不强,但它仍被认为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因其为小分子物质,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Myo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其扩散入血的速度比CK-MBmass或cTnI/cTnT更快。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其不具有心肌特异性。1)、肌红蛋白在AMI中的临床应用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如第二次检测值明显高于第一次检测值,则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报价值。对AMI的排除诊断:由于Myo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如动态检测二次测定值间无差异,则具有%的阴性预报价值,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估测心梗范围:可根据其动态变化曲线早期估计,Myo峰值小于参考值上限10倍,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的患者,心梗范围较小,而Myo峰值大于参考值上限10倍,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或呈双峰、多峰的患者,心梗范围较大。2)、其它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升高幅度为正常上限的2-4倍;心肌炎:升高幅度为参考值上限的4-10倍;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3)、骨骼肌疾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以及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升高程度可为参考值上限3-30倍,升高随病情和病程不同而有显著差别。4)、横纹肌溶解症,肌细胞坏死并释放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循环,引起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增加。5)、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2.肌钙蛋白cTnI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T(TnT)和肌钙蛋白I(TnI),在肌肉舒张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并降解,4~8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cTn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的时间(5~10天),提供了较长的检测窗口期。cTnI具有卓越的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诊断MI的重要标志物——“AMI的金标准”。对于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心肌缺血及危险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亚单位组成二聚体,有三种形式:CK-MM,CK-BB及CK-MB。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的酶。在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目前认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电图更为可靠。心肌梗死时,肌酸激酶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内恢复正常。其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诊断的特异性最高。肌酸激酶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ACS(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估计心肌缺血损伤面积、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左心室功能的评估;某些治疗药物的疗效观察;更加频繁的早期检测肌钙蛋白或/和CK-MB,尤其是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尽早诊断出心肌梗死并且有利于尽早启动治疗;
诊断各种心肌损伤(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和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优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yo)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更好的灵敏度,更高的特异性,使诊断更精确;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漏诊和及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的目的。
其中灵敏度:Myo最强,CK-MB次之;特异性:cTnI最强,CK-MB次之;
预告:细心的朋友已经注意到,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人数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疾病,基数大,我国拥有2.7亿人高血压患者,这些还不包括未统计到的未知高血压人群。一旦患上高血压就要终身服药,其中上千万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因为没有得到准确的诊断而耽误治疗。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本文思考不周之处还挺雅正,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转发,点广支持。
目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