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复科病区的走廊里传来了付先生的阵阵笑声,经过1个月系统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球囊扩张术治疗,他终于成功拔除胃管,可以正常进食、可以大口喝水,不用再随身带着痰盂了。拔除胃管后的付先生感慨万分,面貌焕然一新,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刚入院时的情景……一个月前付先生因脑梗死后遗症来了吉林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病人除患侧肢体活动受限外伴有严重的吞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需要靠鼻饲进食流质食物,连唾液都无法正常吞咽,常常唾液不自主的流出。
付先生每天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入院进行康复评定后,给予他系统吞咽训练、低频电刺激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经过系统治疗,付先生不自主流出的唾液越来越少,经口进食越来越多。如今,家里人看到日渐好起来的付先生,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之情,连连道谢。
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正在为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术”
近年来,脑卒中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疾病影响,在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约有4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致使患者不能正常进食,需要通过鼻饲输送食物、摄取营养。这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多不便,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经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其中“环咽肌失弛缓症”是导致严重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其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障碍、误吸、呛咳、营养不良等。付先生就是由于脑卒中后患上了“环咽肌失弛缓症”导致的重度吞咽障碍。
“球囊扩张术”需使用的器材
在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导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中,有着显著效果的就是“球囊扩张术”。什么是球囊扩张术呢?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球囊扩张术”就是用普通的导尿管通过注水方式获得不同大小的扩张球囊,采用机械扩张的方式使得环咽肌的张力、收缩性和弹性逐渐正常化,从而解决环咽肌功能障碍引发的吞咽困难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见效快。
吉林医院康复科开展“球囊扩张术”近10年,同时配合吞咽肌低频电刺激直接刺激咽部肌群,诱发吞咽反射、强化肌肉力量,辅助加强球囊扩张术的治疗作用。在指导病人进行口腔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专业的进食指导,选择适合的进食体位、食物的调配等,已成功为很多“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困难患者成功拔除了胃管,患者和家属都非常满意。
康复科就诊—供稿:康复科
编辑:玄乐
责任编辑:周晓云
总编辑:王长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