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不良1F型两家系的临床
TUhjnbcbe - 2021/8/9 22:39:00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http://www.baidianfeng51.cn/

第八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

中国医医院神经科

  戴毅管宇宙陈琳崔丽英

  目的通过基因确诊的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F型家系,探讨这一此前在中国人群中极少报道的遗传性肌病类型在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肌肉活检病理及基因缺陷等方面的特点。讨论TNPO3基因缺陷的罕见致病机制。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这一罕见病及相关致病机制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两个家系,在临床全面评估、血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神经电生理、肌肉活检等检查基础上,结合家族史考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两种不同的TNPO3基因终止延长突变,与临床表型相符,也与既往报道相符。家系验证发现,分别为新生突变和来源于母系的可传递突变。对两个家系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特点做一总结。

  结果通过WES发现家系1先证者存在TNPO3(NM_.3):c.delT(p.ArgAspfsTer17,exon22)为未报道的新致病突变,父母均不携带,为denovo。家系2先证者存在TNPO3(NM_.3):c.delA(p.TerCysfsTer16,exon22)为已报道致病突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在4代中均有患者,符合临床型与基因型共分离。家系内不同患者疾病轻重异质性明显。患者在青少年或成年期起病,缓慢进展,经数十年最终致残,不影响寿命。肌酸激酶轻度升高(正常高限4倍以内)临床特点符合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下肢症状明显,同时累及轴位脊旁肌。EMG+NCV可见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提示肌原性改变。

  结论我们首先报道了2个中国人TNPO3相关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F家系。本病为极罕见疾病,目前在全球报道的家系仅为数个。在总结临床特点,提高医师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两个家系的致病突变虽不相同,但均造成终止信号推后,蛋白羧基端延长。这一突变类型也丰富了我们对单基因遗传病致病突变谱的认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不良1F型两家系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