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宜中则中,宜西则西
TUhjnbcbe - 2021/7/29 13:39:00
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929/4265585.html

今天是中国共产*的百年华诞!年来,中国共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为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和幸福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一个老*员,我不禁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坚信,今后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指日可待!

学习*史是增强爱*情怀的前提,也是提高*治判断力、*治领悟力和*治执行力的基础。为此,每天我除了完成“学习强国”的必修课内容,也利用夜休时间观看了《觉醒年代》《寻路》《领袖》《东方》等优秀电视作品。另外,不忘初心,我实地参观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深切感受百年前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宣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艰辛,同时牢记使命,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员的责任,在*支部组织带领下医院进行义诊。

在学习*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就从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实际出发,提倡使用中医药。建国之初,毛主席在接见第一届全国卫生行*会议代表时指出: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后来,毛主席辨证地指出:“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这些观点,我的理解和领会其实就是宜中则中,宜西则西。

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联合下发“关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要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病种,找准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和介入时机,研究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见与本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自“五一”的“宜中则中,宜西则西(Ⅰ)”发出后,意料之中,既有点赞,也有抨击,可谓褒贬不一。中医届的朋友基本认可我的观点,而西医届的朋友则一分为二,有的表示理解支持,有的干脆嗤之以鼻,因为中医没有循证,没有RCT,都是个案,即使碰巧治好了,也是原本该自愈了,反正就是不信。对此,我也只能表示遗憾,可能他们早已被那些江湖骗子或莆田系伤透了心,以偏概全了,一叶障目了,连伟大的宝库也不承认了,生怕再次上当受骗!算了,其实争来争去也没啥意义,大家都挺忙的,建议中医届的朋友继续刻苦钻研中医,相信只要有疗效,就必然有生命力,管他们怎么说呢!

我当然是坚定的中医支持者,也希望是中医的践行者!为什么支持呢?因为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学习,我已很清楚西医的优势在哪里,知道哪些病或什么情况下适合西医治疗,同时也越来越发现西医的短板和不足之处。有些疾病,西医也许永远不会有解决的办法,此时如果不求助于中医,还真有点耽误事!

当然,中医大夫良莠不齐。同样的病,有的大夫三副药就显效,有的大夫十副药还没动静,这怎能不让病人产生质疑。笔者认为,好的中医大夫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门诊病人多;二、本院职工推荐,二者相辅相成。门诊病人多说明疗效可靠,久而久之,自然有人推荐。本院职工推荐,自然病人更多。别的专业或别的专家不太了解,但在中医脑病届,我认为樊永平主任对神经科疾病的把握还是有独到之处,下面将以实例展示其看病思路,希望对西医届的朋友了解中医能有所裨益。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很多病,为什么别人能治好,而你治不好,肯定未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得其术也!中医治病,每个人常用中草药不过来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便能治疗不同的病,同样的排列组合,不同的剂量,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中医的变化可谓奥妙无穷,有点像大厨做菜,同样的食材,做出的花样和品位千变万化,这种情况让西医很难理解,因为西医讲循证教条,不讲君臣佐使!

医院以诊治神经科疾病为特色,近几年无论神外和神内在多个排名体系中都名列第一。但即使如此强大,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因此樊主任便以这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宜中时则中,经过20余年的探索实践,在神经系统疑难病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谓颇有心得,现举几个例子展示一下。

(一)脑外伤昏迷,术后颅内感染

患者男性,42岁,脑外伤,右颞血肿,血肿清除术后予以亚低温、脱水、抗炎、腰穿引流等处理(宜西则西)后,患者仍高热,意识模糊,右颞伤口溃破,有脓性分泌物及脑脊液渗漏,查脑脊液提示感染,培养见枸橼酸盐杆菌,于是大量应用泰能、罗氏芬、磺胺等抗生素,病情未见好转,此时西医基本没招了,便求助中医会诊。

中医辨证考虑湿热弥漫,*恋气分,给予清热利湿解*,方用*芩、栀子、银花、连翘清热解*,藿香、苏叶、厚朴、薏苡仁、豆豉醒脾化湿兼清气分之*,半夏化痰,菖蒲开窍,车前子利水渗湿,少量羚羊角粉平肝熄风,7剂后体温明显下降,神志转好。再诊,见患者痰多,便秘,舌红,苔*腻,脉滑数,考虑湿热渐减,痰热渐著,给予清热化痰通腑,大柴胡汤加减,方用柴胡、*芩、枳实、大*、半夏、栀子、瓜蒌、胆南星以及羚羊角粉等,4付药后,患者体温正常,神志转清,后给予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剂收功。

(二)脑肿瘤术后

患者女性,36岁,髓母细胞瘤术后4天,头痛、恶心,大便不通,心烦易燥,睡眠差,舌红,苔*腻,脉弦数。

中医辨证考虑脑瘤术后阳郁化火,炼津为痰,肝胃不和,治则:清肝和胃,泻火化痰,给予龙胆泻肝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方用柴胡、*芩、栀子、生地、菖蒲、郁金、丹皮、枳实、夏枯草、石决明、代赭石、瓜蒌、薄荷、远志等,4剂后头痛减轻,恶心消除,大便通畅,睡眠改善,遂去掉苦寒之品:夏枯草、代赭石、栀子、薄荷,加茯苓、首乌、炒枣仁等调理之。

随后一直门诊随诊。头晕时加用枸杞、首乌、菊花、白芍、白蒺藜等滋阴柔肝;月经愈期不至予生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滋补肝肾,并加用当归、白芍、桃仁、红花、益母草、泽兰等养血活血,引血下行;为防止肿瘤复发,给予夏枯草、贝母、玄参、连翘、山慈姑、白花蛇舌草等软坚散结;睡眠不佳,加炒枣仁、夜交藤、百合养心安神;胃纳不佳,予以鸡内金、陈皮、麦芽和胃消导等,随访6年,一切安好。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人易发,确诊后其首选治疗方式是钻孔引流术,但因老年人大部分有脑萎缩状况,若血肿清除干净后,脑复张不良,且西医无促进血肿吸收药物,极易出现脑复张迟缓、血肿复发等现象。樊主任对于硬膜下血肿轻症,老年患者,服用抗凝药不适宜手术者,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方案,在控制并减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复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弥补了西医治疗的局限性。

患者男性,74岁,因不慎摔倒1周后出现共济失调,走路缓慢,后逐渐出现右侧下肢无力,头晕头痛,查CT示左侧额颞顶区硬膜下血肿,中线右移,家属因顾忌手术风险,求助中医治疗。

辨证气虚阳亢,瘀阻水停。治以益气潜阳,活血利水;方用:生*芪、怀牛膝、生石决明、广地龙、益母草、炙水蛭、桃仁、红花、炒枳实、石菖蒲。7剂后患者走路平稳,但感头胀,遂减地龙、生石决明,加当归、赤芍、钩藤。后继续门诊调理,4个月后,患者血肿完全吸收,中线移位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表现。

(四)多发性硬化

患者女性,13岁,8年前突发口角歪斜,左侧下肢无力,左眼视物不清伴复视,头晕和低热,医院诊为“病*性脑炎”,住院治疗好转。后经常感冒,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复查头核磁显示多发长T1长T2病灶,诊断多发性硬化,每次均激素治疗。

门诊时患者诉头晕,左眼视物不清,无肢体无力麻木,二便正常,舌红,少苔,脉细。辨证考虑肝肾阴亏,瘀血阻络,给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方用知柏/杞菊地*丸加减:生熟地、山萸肉、丹皮、知母、*柏、首乌、菊花、枸杞子,白蒺藜,水蛭,赤白芍。服药2周,头晕平息,仍睡眠多梦,舌红,苔薄*偏干,脉细,遂减水蛭、蒺藜,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再服2周后,视物不清消失,睡眠好,舌质暗,苔*腻不厚,脉细,首方加半夏、陈皮、连翘,2周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后每月来诊1次,间断中药调理,随访9年未再复发。

(五)视神经脊髓炎

患者女性,8岁,半年前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双眼视力模糊,伴四肢无力,尿潴留,头核磁示左侧枕叶和颈髓多发病灶,诊为ADEM,给予丙球和激素冲击治疗,2个月前因双眼视力下降,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神经营养治疗,视力有所恢复。半个月前,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至0.01,再次激素冲击治疗。

门诊诉双眼视物模糊,多汗,手心热,眠差,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兼数。辨证肝肾阴虚,痰热瘀阻,给予补益肝肾、化痰清热、活血化瘀,方药:生熟地、山萸肉、丹皮、茺蔚子、炙龟板、炙水蛭、*芩、怀牛膝、浙贝母、炙远志、陈皮、炒知母*柏、桃仁、红花。7剂后视力好转,后继续服用2个月,视力恢复满意(左眼0.7,右眼1.2),无其他不适,上方减水蛭、龟板和贝母,加杭白菊、枸杞子、茯苓,视力稳定,无复发。

以上是5个具体的实例。毫无疑问疾病早期必须西医处理,宜西则西嘛!若不合时宜的中医就诊很有可能耽误病情。但显然西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西医没有更好方案时如果及时界入中医治疗,无疑患者将最大获益,也将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

但有一些疾病,西医无有效措施,中医也无肯定疗效,怎么办呢?我们“总是去安慰”吗?比如多系统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包涵体肌炎等,门诊时看到这类疾病,不仅家属很绝望,大夫往往也很无助,压力山大!

每次开疑难罕见病学术大会,经常大咖们对发现某个新基因津津乐道,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但这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并没多大意义,人家真正关心的是你这么大的腕是否能提供有效治疗,而非能否发5分或10分的SCI!

神经内科大夫其实挺悲哀的!所诊疾病因为缺乏有效治疗经常搞得自己灰头土脸。我们期待着医学的进展能够治疗这些疾病,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病也许永远无法治疗!这时候不妨换个思路,让那些悟性良好的中医大咖从祖国医学中找找灵感!下面举几个例子。

(六)  多系统萎缩

对于多系统萎缩,医院陈志刚教授有较多的经验积累。陈教授认为本病与先天不足、久病过劳、饮食不节等病因有关,病位主要在脑、肾,涉及肝、脾、肺、心,病性以肾阳虚为主,可夹杂痰、瘀、热等病理因素。治疗以还少丹和地*饮子为基础方,以温肾阳、助肾气、健脑益髓为法,据此研制出MSA经验方:肉桂6g,附子10g,熟地*15g,山茱萸10g,五味子10g,巴戟天10g,沙苑子10g,菟丝子10g,补骨脂10g,枸杞子10g,牛膝15g,杜仲10g等。

MSA-P型肌张力高、拘急强直,可加木瓜、僵蚕、地龙;MSA-C型走路不稳,双下肢无力,可重用*芪,或加用红参;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加人参、*芪、鹿茸;便干便秘加重用肉苁蓉,或佐麻子仁;尿失禁加金樱子、桑螵蛸;失眠或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加灵芝、远志、茯神、夜交藤、炒枣仁;阴虚可加生地、麦冬、玄参;热象可加*芩、生地*;水肿可加泽泻、泽兰。

(七)  运动神经元病

对于运动神经元病,目前的治疗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利鲁唑、依达拉奉、熊去氧胆酸、丁苯酞、艾地苯醌、维生素C,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还有马塞替尼,即使鸡尾酒疗法,一股脑全上,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樊主任诊疗一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就诊时双手及右下肢无力伴肌肉萎缩,言语蹇涩,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肌肉跳动,舌红,苔*腻,脉细。中医诊为“痿证”,辨证气阴两虚,痰热兼瘀,给予生脉饮和六味地*加减,方:生*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熟地、山萸肉、牛膝、制首乌、丹皮、天麻、菖蒲、广地龙、全蝎、蜈蚣等,后经多次调药,病情稳定,随访1年多,症状无明显进展。

(八)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西医治疗肌营养不良,除了用点激素,其它就是多种维生素、肉碱、辅酶Q。中医则命名为“肌痿”,“*帝内经”时代主张“治痿独取阳明”,即健脾益气,补益后天之本,到了明清,则强调补益肝肾为主,所以遣方组药大多以四君子汤和六味地*汤为基础,适当加温经通脉之品。

(九)  包涵体肌炎

包涵体肌炎多见于老年人,一般用激素治疗,但有的激素疗效不佳,则可加用免疫抑制剂,但副作用增加。樊主任曾诊治一粒包涵体肌炎,首诊辨证为肝肾阴亏,痰瘀阻络,先给予化痰活血通络,辅以针灸,取穴:丰隆、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曲池、合谷。次诊加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之药,并适量应用白花蛇舌草,一为抗炎症,一为治痤疮,效果满意。

古之“九”为最大,所以暂举9个例子。其实,中医能治疗的病症很多很多,如感冒发烧,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腹胀腹泻,月经不调等等,这些病症西医治疗起来实在没有优势,建议还是宜中则中吧!

吾虽为西医大夫,但亦颇好中医!有时候西医的文献读厌倦了,也常常翻看一下中医大家的医案。当然,仅仅理论学习是没用的,有机会一定要进行实践。昔闻神农氏尝百草,今听屠呦呦试青蒿,我也偶尔验证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一亲戚患帕金森病,行DBS后,虽上肢震颤减轻,肌肉张力有所下降,但整天感头晕乏力气短,精神萎靡不振,遂给予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治疗,方用熟地15,山萸肉15,*芪30,当归10,*参15,白术10,怀牛膝5,杜仲15,何首乌15,陈皮10,山药10,木香5,枳壳5,甘草5,10付药后上述不适明显减轻。

老母亲口苦口干,自觉舌根发僵发涩,平时腰膝疼痛,眠差易醒,遂给予清肝利胆,滋阴补肾,方用:柴胡5,*芩10,龙胆草15,丹皮10,焦栀子5,陈皮10,清半夏10,桑寄生15,牛膝5,炙远志10,麦冬15,当归10,鸡血藤15,川断10,山萸肉15,7付颗粒剂后口苦减轻,腰膝痛减,仍觉口干口涩,遂加强滋补肺肾之阴,调整处方如下:柴胡5,*芩10,丹皮10,焦栀子5,陈皮10,清半夏10,麦冬15,天花粉10,沙参15,玄参10,生地10,桔梗5,甘草5,7付药后已不觉口干口涩。

同事父亲一侧小腿肿胀热痛青紫,中医称之为脉管炎,除西医有限治疗外,辅以清热利湿解*药,方用:银花30g,连翘15g,生地*30g,赤芍15g,丹皮15g,土茯苓30g,薏苡仁20g,蒲公英15g,*柏10g,玄参15,苍术10,川牛膝5,生甘草5g,另外配合煎后药渣外敷,疗效满意。

对于高血压伴头痛者,常用平肝潜阳之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3g,钩藤10g,石决明30g先煎,白芍15,生地15,熟地15,牛膝10,丹皮10,白芷10g,蔓荆子10g,火麻仁10g

总之,中医之奥秘不可尽言!好的中医大夫必定需要长期的临床历练,且应勤于思考,不断总结。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西医大夫对中医的粗浅认识!可能西医听了很不爽,说我在鼓吹中医;中医听了也厌烦,说我没资格谈中医!无论如何,我认为上述所说还是挺客观公正且实事求是的。当然,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就当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好了!哈哈,如此而已!娱乐而已!

王氏XX,齐国人。其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及壮,辗转学医于鲁、闽、鄂等数地,经年有成,遂业医于帝都。

诗仙曾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故世人汲汲营营奔名逐利,皆好为金鞍玉勒寻芳客,醉醇醴而饫肥鲜,恣意逍遥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王氏虽身感奢靡之风,其心独以俭素为美,高洁清风自凛如,不移稚幼之心,不坠青云之志。常感医乃至精至微、至圆至澈、至真至实之事,谨遵圣人训,博极医源,穷究神机脑病之机理,治病能中能西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既中又西,不拘门户陋见,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俱天成,竟活人无数,远近闻名,终有奇功。

世人皆赞其聪敏志坚德高,为不世之材。实则心善也。古人尝曰:圣人之学,心学也。唯心善,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为皆善。王氏心存善念,紧系苍生疾苦,故能通达医理而竞菩萨之功。呜呼,吾等同窗三载,常诧其才思之敏捷,功力之深厚!迄今二十余载,不思量,自难忘,与有荣焉,幸甚至哉!——同窗好友林永廉作(留存纪念)

王新高

喜欢就赏

1
查看完整版本: 宜中则中,宜西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