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神经病学论坛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诊疗
TUhjnbcbe - 2021/7/17 15:33:00

神经肌肉病一直是临床神经科医生“望而却步”的病种,不但少见复杂,而且难治!然而,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细胞/基因治疗的进步,此类疾病诊疗突破的"奇点"正在临近!我们曾经怀疑基因治疗的可行性,犹如我们的祖先怀疑人类不可能到达月球一样,在我们感叹祖先眼界局限的同时,可曾想到我们也会被后人嘲笑当下认识的局限性?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无数生命的“死咒”正被势不可挡的科技进步解除和碾压,无论是基因编辑技术、新靶点的确立,还是基因治疗的优化,都给这类让患者和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带来了曙光!

由中国卒中学会、上海卒中学会(筹)、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mericanAcademyofNeurology,AAN)联合主办的“中国神经病学论坛”将于年11月18日-19日在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召开,为神经科医师带来一场实用契合、视野宏阔、乐而习之的学术盛宴!

今年的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诊疗及管理论坛主要聚焦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和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另外对遗传性肌病的基因诊断也将进行梳理!本次论医院王朝霞教授、医院王志强教授、医院医院林洁教授做精彩专题报告,就上述几种相对常见的神经肌病进行深刻解读和更新。

王朝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肌肉病学组成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神经遗传病和神经肌肉病。

王志强,博士,福建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病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擅长于神经肌肉疾病及神经遗传病的诊治,对神经肌肉病理学及分子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重点研究肌营养不良症、代谢性肌病等的诊治与发病机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厅课题,近年来在EurJNeurol,JMolMed,EurJHumGenet,ClinGenet,Neuromusculardisorder等发表SCI论著10余篇。

戴毅,医学博士北京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后在北京医院神经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以基因组医学、精准医学观点,诊治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致力于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包括遗传性神经肌肉病(DMD、LGMD、CMD、CMT、SMA、SBMA等)和其他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NF、TSC、WD、CADASIL、ADLD等)。年至年,受北京医院百人计划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UNC-WellstoneCenterforMuscularDystrophyResearch和DukeUniversityMedicalCenter-DukeMuscularDystrophyAssociation(MDA)Clinic访问学习。进行肌营养不良基因治疗研究和遗传性肌病的多学科协作规范化诊治。目前为TREAT-NMD国际患者数据库中国负责人、CMT国际患者数据库中国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罕见病发病机制与诊疗新技术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和“儿童重症遗传病的基因编辑、干细胞及药物治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等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SCI、核心期刊文章多篇。

林洁,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内科。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年分别在美国贝勒医学院人类遗传实验室和梅奥诊所神经内科肌病专业组从事线粒体病,神经肌肉病研究。主持并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部级基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还犹豫什么?本周日早上,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河厅C,用行动来支持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神经病学论坛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