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大多表现为朝轻暮重的眼睑下垂、复视、斜视或全身无力等。该病在临床很少见,发病率为6/10万?10/10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病进展很快,约有40%的患者在数月至两年内转化成全身型肌无力,易造成严重的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若疾病发展至后期阶段会导致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缺氧,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及早治疗,控制病情,一旦累及延髓肌、脊髓肌、躯干肌、呼吸肌等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很难治。其中医治疗可参考痿证。
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这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这种疾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有这种疾病,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重症肌无力病人应该做到的:
1、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做到按照睡觉和起床,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不要熬夜,要劳逸结合。
2、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意身体健康。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要从饮食上多加注意,毕竟食疗的效果是不错的。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
4、不要一直躺在床上,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
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这种疾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有这种疾病,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重症肌无力就是一种极度愿意疲倦的疾病,并且肌肉容易哆嗦,这是需求我们留意。它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的紊乱,它会障碍抗体的循环,阻塞乙酰胆素感受体在突触后神经肌的接合点。临床主要特征是部分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倦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能够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病症。
重症肌无力日常留意事项:起居有常,首先要安排好一日生活次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
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御力较差,伤风感冒不只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御力。
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亲密,故调理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分配恰当,不能偏食。
留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加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病症,所以病人要依据本人的状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安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恰当的按摩避免褥疮的产生。
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自信心。鼓舞病人和病人自身应该有积极悲观的治疗自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担负,防止肉体剌激和过度脑力劳累。
留意各种感染,生活坚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蛋类、豆制品及新颖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对病人来讲十分重要。同时应该留意食物的易消化性。
忌食:生、冷、辛、辣性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服药其间禁食绿豆。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
1、脾胃虚弱症状:症状分析: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则眼睑下垂,面浮无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脾虚升降失常,则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苔薄白,脉细弱是为脾胃虚弱之象。
脾胃虚弱治则:补气升提,健运脾胃。
2、肝肾阴虚症状:症状分析:肝肾阴虚,筋脉精髓失于充养,则见眼睑下垂、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脊酸软;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不足,故目糊耳鸣;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可有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阴虚内热,可见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是为肝肾阴虚之象。
肝肾阴虚治则: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重症肌无力从辩证治疗入手效果很好。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主要与脾肾肝关系密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可发为此病。尤其是脾胃,与四肢肌肉的营养和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中药以健脾益气、滋肝补肾、活血通络为原则,形成了一个经验方剂八角固力汤,重症肌无力在临床上药物对症的话,是可以逐步好起来的。
八角固力中药汤剂擅治病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重症肌无力之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导致精血亏耗,气血运行失畅,经络阻滞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与脾、肾、肝、肺等脏器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
脾主肌肉,眼睑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渐致四肢痿弱无力,眼睑下垂,甚至肌肉萎缩。
肾精亏虚
肾藏精,精血相生。久病体虚,元气不足,或久患遗泄,致肾精亏虚。精虚不能灌溉,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而致肢体软弱无力,腰腿痿软。
肝血不足
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则筋脉弛缓,关节不利,致肢体软弱无力。
病例:
苗某,女,68岁。主诉:疲乏无力,眼睑下垂已有3年,加重半年。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原诱因出现晨轻暮重和眼球不灵活,疲乏无力及活动后无力症状明显后加重等症状,前来求诊,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
症见:眼睑下垂,眼球不灵活,晨轻暮重,疲乏无力,,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肌肉活检,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痿证。
辨证:脾肾亏虚。治则:补肾健脾。
方药:予以八角固力中药汤剂加减,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熟地*30g,巴戟天12g,山萸肉15g,石斛12g,肉苁蓉12g,制附子6g,五味子15g,官桂9g,茯苓30g,麦冬15g,石菖蒲12g,远志15g,薄荷15g。连服30剂后,疲乏无力症状明显改善,眼球症状有所好转。继续守法服药30剂,眼睑下垂减轻,饮食得方面有所好转,肢体活动有力,嘱坚持服药巩固疗效。近期回访,无复发迹象
中医讲辩证施治,以上药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擅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治疗就诊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