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症肌无力最全面的中医解读
TUhjnbcbe - 2021/6/28 22:12:00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的“痿症”范畴,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我国医学典籍《景岳全书·痿论》记载,五脏使人痿。心肝脾肺肾是一个整体,在痿症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中医五轮学说的观点,眼睑部位属于脾;根据脏腑学说的观点,脾主四肢和肌肉,因此对肌无力的各种临床证候,大多运用中医脾胃学说作为指导,同时根据五脏六腑的关系,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此该病又与肺和肾有密切关系。肌无力的病因特点是肺脾肾虚,致气虚下陷,脾虚失运,肾虚失固,筋脉肌肉失养,脏腑功能失调,而肌肉痿软无力

中医将其分为四个类型;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3.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的痿病。中医所谓的痿病,包括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许多难治性疾病,除重症肌无力外,还可以包括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慢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疾病对中医来说也是难治病。但在中医学的悠久历史中,毕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在实践中挖掘以往的成功理论和经验,很好地继承并加以发扬,能够用得好、用得准,就可能提高这些神经科疑难病的治疗能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阻滞,出现眼肌、四肢骨骼肌、咀嚼肌、吞咽肌、声带肌、甚至呼吸肌无力症状的慢性免疫性疾病。
  由于中医认识疾病的角度与西医不同,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中医的独特理解,因此,也形成了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机分析上,主要抓住劳力性无力的临床特征,围绕如何能够耐劳进行了中医理论和治法的思考。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迅速治愈的想法,不能帮实现。这个病在中医、西医都是难治病,难治病就不会短期治愈。发病年龄越小,看中医越早,疗程就会越短,越容易治愈。

重症肌无力经典治疗案例:

温某,女,8岁,陕西人

病史:年8月20日晚,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眯眼斜视。旋即右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复视。年21日到某院肌注“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待查。后到某院确诊为眼睑“重症肌无力”,后多处辗转治疗无效。在网上看到我们来电咨询,简单了解后预约远程视频治疗。

初诊:右眼睑下垂而肿,视物模糊,复视,傍晚尤重。乏力。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根部厚腻浊密布。此系脾湿之邪,蕴积已久,表实未解,上窜眼胞所致。证属足太阴睑废,法宜开闭除湿。

处方:中医痿证之“八角固力汤”疗法。

上方服30剂后,眼皮稍可活动。原方加桂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梳理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苔浊腻始退,脾湿稍减。原方损益继30剂。

二诊:舌质转淡红,白腻苔续减。湿浊内困已有消退之象,惟眼睑变化无进展。减配合服用。

三诊:病情大有好转,原患眼傍晚较重,近日晚间观察,双目基本一致。舌质已正常,白厚腻苔已退。患眼睑稍厚,开裂较正常眼略小。病虽向愈,参之舌象等,尚属脾湿之邪未尽解,输化功能扔嫌不足。应抓住转机,健脾化湿,理气和中,助其运化之力,上方加减继服30剂。

四诊:“睑废”好转,视物已正常。惟眼胞仍稍厚,仍脾虚兼湿之象。以五苓散利水健脾,再除余邪。

随访半年后未见复发。

治疗就诊须知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症肌无力最全面的中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