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weakness,ICU-AW)是重症患者常见的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是ICU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ICU-AW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85岁重症患者的发病率高达50%,机械通气患者5-7天内的发病率为26%-65%,而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机械通气≥10天)中被诊断的患者比例可达67%,在败血症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高达80%。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针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治疗方法,早期预防显得极为重要。
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表现ICU-AW的特征是对称性的四肢无力,肢体近端肌肉(如肩部和髋部)受累较远端更为显著,而面部肌和眼外肌较少累及,还会累及呼吸机,多发生于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表现为脱机困难、轻瘫或四肢瘫、反射减少和肌萎缩。
ICU获得性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学者认为,ICU-AW的病理机制之一是危重病性肌病,即炎症、制动、应激、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肌肉蛋白(尤其是肌浆蛋白)合成减少或分解代谢增加,导致骨骼肌萎缩,肌肉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其他因素导致的肌肉功能下降和肌肉质量下降也是导致ICU-AW的关键因素。除骨骼肌变性外,微循环改变也是ICU-AW的病理机制,炎症等因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毛细血管渗漏,继而引起*性物质如选择素-E等的渗出,引起神经末梢水肿,细胞损伤,轴突变性。
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ICU-AW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制动、脓*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系统炎症综合症、高血糖以及神经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临床相关药物的应用。
"
目前,ICU-AW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强调综合治疗和预防,即积极治疗脓*血症,控制血糖,早期肢体活动,营养支持,避免长期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糖皮质激素最低剂量等,强调早期干预。目前,临床上采取早期活动进行干预的研究较多。
"-----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
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循序渐进实施康复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判断实施康复的时机。
意识状态的评估使用RASS镇静评分
配合程度的评估使用S5Q
对5个标准合作问题的答复1.睁开眼2.看着我3.张开嘴伸出舌头4.点头或摇头5.在我数到五后抬眉
早期康复锻炼不能主动参与康复的患者(RASS<-2;S5Q<3)可行:
气压治疗、经皮电肌肉刺激、床上被动肢体活动和全关节运动、床上被动坐位、功率自行车等。
呼吸康复辅助手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床上被动肢体活动
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
可以主动配合的重症患者(RASS>-3;S5Q≥3):
根据自理能力评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刷牙、穿衣,床边站立、床边坐位训练等。
床边坐位训练
早期识别ICU获得性衰弱,尽早开展康复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ICU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谵妄发生,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进行康复锻炼的时候,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障患者安全。
扫一扫,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