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养生堂小儿斜颈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5/27 18:29:00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中医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医学科学,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药文化。

商丘广播电视台,医院联合打造大型音视频直播栏目《中医养生堂》每周三、周五14:30分,特别邀请医院名医做客综合广播直播间。

今天下午

医院

主治中医师秦伟轩

做客FM《中医养生堂》

为大家介绍普及科学的中医养生之道

快戳视频学习一下吧~

专家简介

秦伟轩,主治中医师,儿童外治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商丘市健康管理学会理事,医院、医院、河南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用中药与针灸推拿治疗感冒、咳嗽、哮喘、发热、湿疹、遗尿、厌食、腹泻、便秘等常见病,以及小儿紫癜、荨麻疹、多动症、抽动症。并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疾病,并善用内病外治疗法。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斜头”,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因纤维性挛缩(短缩)所致的斜颈。临床以小儿头偏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为特征。部分患儿伴有脸部发育不良,患侧明显小于对侧。中医归为“筋缩”范畴。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病率约为0.4%~1.9%。

小课堂

小儿斜颈怎么办

1.什么是小儿斜颈: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斜头”,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因纤维性挛缩(短缩)所致的斜颈。临床以小儿头偏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为特征。部分患儿伴有脸部发育不良,患侧明显小于对侧。中医归为“筋缩”范畴。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病率约为0.4%~1.9%。除了肌性斜颈外,小儿斜颈还包括神经性斜颈、眼性斜颈、骨性斜颈、肌性斜颈以及习惯性斜颈等类型。该病常因发现不及时或误诊失治出现头面、颈、胸部畸形,严重影响生长发育。2.家长怎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斜颈?视:1.头偏向患侧,下巴偏向健侧且朝上;2.两侧脸一边大一边小;3.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是否受到硬结节限制等。触:双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对比,患侧可触及包块、肿块,质韧或硬,位置不定,单一或者多发,多呈菱形、或椭圆形(不能双侧同时触摸)。3.小儿斜颈的临床表现:a.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b.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或出现挛缩、增粗、变硬等变化;c.患侧胸锁乳突肌上可触及肿块(卵圆形或条索状),质地或软或硬,常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d.颈椎向患侧旋转及向健侧侧弯受限。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彩超检查,以帮助确诊:彩超显示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或可探及肌性肿块,回声增高或减低,肌纹理增粗、紊乱。4.小儿斜颈的治疗方法:①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本病越早越好,最好在宝宝3个月龄以内开始,因时间早,宝宝颈部痉挛的肌肉较软,治疗效果较佳;若超过6个月则肿块较硬,肌纤维缠绕紧致,并且在推拿时易导致肌肉韧带的拉伤,危险性较大。推拿治疗本病早期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后期以软坚散结、纠正畸形为主,运用儿科外治特有的推揉手法,使局部肿块变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缺血组织;扳法及牵拉胸锁乳突肌使痉挛的肌纤维恢复顺滑、通畅的状态,疗效甚佳。②中药外敷中药饮片水煎取汁,温度38~43℃时,用4cm×5cm纱布块5层厚浸润温。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治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地*、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肿块型加炙乳香,炙没药,元胡;非肿块型加血竭,伸筋草,葛根。③手术治疗:手术指征:①病人有肿块史,1岁左右,肿块渐消,但有头斜面小,颈活动受限,患侧胸锁乳突肌硬,B超下该肌回声强。②病人没有肿块史,年龄1岁,头斜面小,颈活动受限,患侧胸锁乳突肌硬,B超下胸锁乳突肌异常回声,回声强。③对1岁内的婴儿,出生诊断后就接受了正规的物理治疗,虽然肿块减小,但头斜仍然明显,颈活动明显受限,临床和超声检查提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仍会出现患侧肌肉紧致挛缩,牵拉受限,甚至钙化的可能。但若超过1岁,推拿效果不佳,建议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因长时间胸锁乳突肌的挛缩,牵拉整个颈肩部,甚至半侧躯体的肌肉,出现患侧的肌肉紧张、僵硬,出现高低肩等情况,而推拿可以放松每一部分的肌肉,缓解整个躯体,不放过每一个病变部位,这是手术所不能达到的。家庭调护:首先说,抱着小孩的姿势:侧卧抱姿(左侧斜颈):患儿背靠向你,患侧向下,左耳靠向你的左前臂;右手放在患儿两腿之间,抱着孩子。轻柔地用你的左前臂将孩子的头部向上抬,起到轻柔牵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作用。颈部的运动:①利用孩子喜欢的摇晃游戏,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膝上,向前、后或左、右摇动孩子,诱发孩子主动伸直头部以保持平衡。②患儿俯卧位活动:可诱导孩子把头转向较少活动一侧(如左侧斜颈,头转向左侧)。如左侧斜颈患儿,可把色彩鲜艳或会发声的玩具放在他的左侧上方,诱导他将头部转向左方;或多在孩子的患侧跟孩子说话或唱歌,逗引孩子主动转动头部向患侧。病例分享:赵××,男,32天,年3月10日来就诊。其母代述:发现患儿头向右侧旋转,颜面向左,后期因患儿洗澡时发现左侧颈部发现一硬块,即日来就诊,检查发现,患儿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部有一肿块,约12.9MM大小右约7.3MM,呈梭形隆起,按之较硬,无痛,无发热,肿块边缘清楚,与皮下分离,按之光滑,未见其他异常,诊断为小儿肌性斜颈。经推拿按摩10天后,左侧肿块缩小为9.6cm,现在仍在门诊继续治疗中。小儿斜颈是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父母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晚发现、晚治疗为治疗增加难度,若不治疗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出现活动受限、视力障碍、大小眼、两侧脸部不对称等。来源:综合网络编辑明明审核袁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养生堂小儿斜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