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97篇原创文章。
肩周炎(粘连性关节match囊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凝肩症”,指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关节囊炎),导致周围组织增生增厚,并且与其他组织粘连在一起。
许多得了肩周炎的人发现
白天肩臂疼,晚上更加痛
有的人睡着后疼醒!
有的人甚至因持续疼痛而失眠!这是为啥呢?
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一方面是由于无菌性炎症的充血和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神经(肌腱和韧带等属于致密组织,轻微的肿胀也会引起牵张反应)引起;
另一方面,炎症的刺激、充血、血流淤滞等使局部炎性产物积聚滞留,这些物质本身即有较强的刺激痛觉神经的效应,引起疼痛。
此外,这些炎性产物能直接作用于小血管平滑肌,引起小血管扩张充血,使肿胀和淤滞加重,并且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和白细胞渗出增加,使炎症泛发。
当夜晚休息时,骨骼肌处于静息状态,其中小血管平滑肌紧张性较高,血流阻力较大,血流量较白天更少(使体内血液营养集中供应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以保障其功能活动)。
当病变的肩关节炎症区供血量更少时,炎症的代谢产物不能被迅速运走和稀释、分解,在局部越聚浓度越高,对痛觉神经的刺激也越强。
同时,由于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增高,使局部肿胀淤滞越重,牵张压迫也越强烈,所以夜晚时,病变区疼痛会加重。
第二、夜晚环境的影响小,患者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肩部的疼痛上,因而觉得夜晚的疼痛更明显些。
第三、夜晚睡眠时,患者的姿势固定,肩关节囊或其他肩关节周围组织可能长时间受压或牵拉,因而产生疼痛。
大多数肩周炎患者会出现前臂平举以及上举困难。骨科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蝎子爬墙等训练,
但任何事情都要讲方法不要用蛮力。很多无知的患者通过这种训练反而加重了病情。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清肩关节功能受限的逻辑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处理疗效会更好。
肩关节在上臂前平举过渡到上举的困难主要喙肱肌有关。
喙肱肌在肱二头肌深面,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中段内侧,能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内收。这条肌肉因病变产生僵硬条索、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的时候就使肩关节产生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臂上举和外展困难。
手法治疗可以找到这条肌肉的肌腹部位用手指进行弹拨治疗,也可以两个手指捏住肌腹轻轻按压。
需要注意的是这条肌肉紧挨着腋动脉、腋静脉,还有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万万不可用暴力,以免伤及神经血管。
除了喙肱肌,还有胸大肌的锁骨前半部分对这个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在锁骨下方找到胸大肌锁骨部后用手指进行弹拨即可。
三角肌同样对外展受限具有影响。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
三角肌前部起于锁骨外三分之一的前缘,中部起于肩峰的外缘,后部起自肩胛冈脊的下唇;止于巩固的三角肌粗隆。
上臂从自然下垂到外展、向外侧抬起,是在冈上肌启动上臂外展后,由三角肌三个部分协同活动完成的。
三角肌前部还能够使上臂前屈和旋内,所以上臂在侧平举以后继续向后伸和旋外的困难和三角肌前部的肌束条索有关。
后部能使上臂后伸和旋外。因此,上臂在侧平举以后继续向前屈和旋内的困难和三角肌后部的肌束条索有关。
找到三角肌的前束和后束后可以用手指对肌腹进行弹拨治疗,起止点都要治疗到。
以上三条肌肉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想到,对大多数患者而言治疗效果都很好。但别忘了,要想效果更上一层楼,除了治疗点的选择,手下的触感同样非常重要。
还有最后的独家秘诀,前锯肌和胸廓。
前锯肌使肩胛骨紧贴胸壁,它的收缩使肩胛骨外展。下面四个锯齿和斜方肌协同活动使肩胛骨上回旋使肩关节盂往上,为肱骨上举创造了必要条件。
前锯肌和菱形肌、肩押提肌的协同活动可以使肩胛骨固定,从而对其他肩带肌和上臂肌的活动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
同样,用手指进行弹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