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铭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后导师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兼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胃癌诊治规范制定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兼肿瘤化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6篇),主持和参加国际多中心抗癌药物临床试验多项。主编《肿瘤化疗的*副反应和防治》《肿瘤内科诊治策略》《肿瘤内科合理治疗和用药技巧》等专著。
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是营养风险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群体,绝大多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体重下降。骨骼肌质量、骨骼肌功能、机体组成、体重丢失都是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概念,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预后和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对于这些因素相关性的研究可以为未来营养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依据。
P.CrestaMorgado等()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研究为明确骨骼肌功能、体重丢失及机体组成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纳入了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胰腺癌、胃癌及结肠癌,发现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次最大肌力与体重丢失呈负相关,与骨骼肌功能呈正相关。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营养不良、恶液质的评估和诊断也需要更多客观营养相关指标的支持,而目前仅体重丢失在恶液质患者预后及治疗耐受中的作用证据级别较高。本研究将骨骼肌功能、体重丢失、耐力、机体组成等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和肿瘤患者体能状态评估(PS)这一预后和治疗耐受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且相互建立了联系,对营养风险的客观评价指标有启发意义。同时,有研究显示骨骼肌质量和功能可能对抗肿瘤治疗的选择和治疗*性的评估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也发现骨骼肌功能、脂肪含量、疲劳和PS评估存在相关性。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仅进行了一个横断面的相关性评估,如能对病程中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变化、体脂含量变化、体重丢失等指标进行更为有机的分析则能够为这些营养相关指标的重要性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
原文参见:
摘要
背景:
胰腺癌和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功能以及其与机体组成和体重丢失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骨骼肌功能以及其与机体组成,显著的体重丢失以及体能状态(ECOG)0—2之间的关系。
方法: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横断面研究用于评估肌肉功能、体重丢失以及机体组成之间的关系。纳入进展期消化道腺癌患者。用握力器检测患者的肌力,生物电阻抗分析患者的机体组成。检测血浆中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结果:
共有8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胃腺癌9例、胰腺癌28例、结直肠癌44例。关于骨骼肌功能,当体重丢失百分比降低(P=0.)或下列任何一个指标增加,患者的次最大肌力增加:骨骼肌(P0.)、腰臀比(P0.)、体表面积(P0.)以及BMI指数(P=0.)。对这些参数进行多元分析后显示,只有体重丢失百分比和骨骼肌仍然具有显著性意义。耐力与这些指标没有相关性。与下消化道(结直肠)相比,上消化道肿瘤(胃和胰腺)的体重丢失更多(P=0.)。
结论:
正如肺癌和头颈部肿瘤一样,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次最大肌力与体重丢失呈负相关,与骨骼肌功能呈正相关。另一方面,耐力与本次研究的任何一个指标都没有相关性。
文献来源:
CrestaMorgadoP,DaudM,CarballidoM,etal.Relationshipbetweenskeletalmusclefunction,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