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的麻醉前准备
与恶性高热第一战
—详细的术前访视
年11月25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准备着明日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突然,病历里的一行“患儿于外院诊断肌营养不良,术后恶性高热发生可能性大,未行手术”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那短短的四个字——恶性高热。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种仅在教科书上出现的遗传性疾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疾病的发病率为1/,实属罕见。其次,一旦于手术过程中发病,若没有特效药,患者死亡率高达80%~90%。这时,无数的疑问涌入了我的脑海,患儿诊断是否明确?有无行肌肉活检等相关检查?有无恶性高热家族史?术前需要怎样的麻醉特殊准备?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我来到了患儿所在的病房……
从患儿家属口中得知:患儿医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疝经常脱出,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且存在嵌顿的风险。但是,患儿肌神经酶指数高,后经过基因分析、肌电图确诊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围术期存在“恶性高热”致死风险,医院无特效药“丹曲林”,所以手术一直无法进行,一家人多方求医无果……最终,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联系到了我科左云霞主任,左主任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表示华西可以做这样的麻醉。于是,他们医院,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回家。
我向患儿父母交待了麻醉相关风险,特别是“恶性高热”这种遗传病的罕见性以及凶险性。感受到家长流露出的担忧,我安慰他们说,我们是一个团队,不仅仅有麻醉二线老师,还有很多富有经验的教授们都在为孩子的安全护航,让他们安心等待手术。
医院麻醉科左云霞教授
与恶性高热第二战
—麻醉前充分准备
访视完患儿,我将情况详细的汇报给了第二天的二线老师彭玲,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联系到了科室设备管理聂伟老师,找到了一台麻醉回路里无麻醉气体的麻醉机。然后,我们落实了丹曲林的取用情况,明确得知可以从二楼麻醉住院总处取得。这样一来,万事俱备……
手术当天,聂伟老师一早就去帮我们准备那台麻醉机,使用高流量氧气与空气将麻醉机内剩余的气体排空,虽然这台麻醉机已足够干净,但我们仍不愿意有一丁点儿吸入麻醉药物的残留而带走这个孩子生的希望。与此同时,我们与外科医生进行沟通,最终决定这个孩子于第三台进行手术,并且于手术室拔管、脱氧观察,最后直接送回病房,这样一来可以充分保证患儿尽可能少的接触到吸入麻醉气体。最重要的,我们的杀手锏——丹曲林,正摆在手术间的麻醉托盘上。我们,等待着孩子的到来。
级住院医师苏梦丹
与恶性高热第三战
—安全麻醉
不久,患儿入室,我们为孩子接上了监护仪,测量他的体温值为37℃。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麻醉使用的是全静脉药物诱导与维持,气管插管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体温探头的放置,整个手术过程的体温波动在36℃-37℃。除此之外,我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