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肌营养不良症没有地理或种族差异,任何地方、任何年龄阶段均能患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多样,所以发现异常就要明确诊断:根据特征表现、起病年龄、遗传方式、家族史、血清CK测定、肌电图、肌肉酶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还有基因分析区别不同类型,区分阳性或阴性急时给已正确方案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后悔莫及。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有些孩子开始走路的时间晚,走快时容易摔跤,不会跑,家长往往以为是缺钙,一些非专科医师也认为是缺钙了,需要补钙。实际上这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最医院看病,明确是否为肌营养不良所致,不要认为”软"就补钙。
有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因入托、上学或感冒、发烧,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转氨酶增高,被误认为得了肝炎,甚至住进传染病院进行治疗,直至肌无力症状出现才被明确诊断。
有些家长认为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预后都不好,常常会产生悲观情绪,不积极治疗。其实,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分为严重型和良性型,良性型发病晚,症状轻,甚至可完成大学教育,参加工作,有些病人有跟正常人相同的生存时间。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随着更仔细的检查,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并且是DMD的,DM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会让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忽然之间连正常走路都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就连简单的蹲下站起,跳跃跑步等都成为无法完成的动作;孩子就在此刻就和欢乐的童年有了大山一样的隔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也在不断的恶化,在9到12岁会出现逐渐出现瘫痪,甚至于活不过20岁;现在像孩子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有很多,世界范围内大约每名男婴中就有一名患有DMD,而且这个患病的人数还在不断的上升。
DM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进行性肌肉退化和无力为特征。它是特别常见的一种肌肉营养不良。DMD是由DMD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的缺失,抗肌萎缩蛋白是一种帮助保持肌肉细胞完整的蛋白质。症状通常开始于三到五岁之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至于活不到20岁。
现代人一旦生病,急于寻找快速的西医治疗方法,使用各种抗生素杀灭细菌,或手术切除病变器官的疗法,殊不知,有一利必有一弊。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破坏了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化疗的同时破坏了身体的平衡机制,会不断感染新的病菌,再化疗,再感染,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再进行治疗。肌营养不良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原发性骨骼肌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此病可由多种遗传方式引起,其临床表现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许多类型。我们知道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治疗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改善患儿肢体功能,效果较好的患儿甚至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建议:如果有什么不幸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此病,建议找复元奇方饮治疗。避免感冒风寒等疾病的发生。肌营养不良患儿的精神压力一般都比较大,抵抗力又很弱,所以一定要好好的保养身体。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尽可能鼓励患儿自主活动,既要避免疲劳也要达到较高的体能消耗。
北京同世堂中医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顺沙路88号
联系:ZYY(
目录
一、Ⅰ类门诊特殊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2.甲状腺功能减退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先天性心脏病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心肌病8.高血压病9.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0.糖尿病11.支气管哮喘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结核病14.癫痫15.慢性肝炎16.肝硬化17.类风湿性关节炎18.肾病综合征19.痛风20.青光眼21.重症肌无力2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3.运动神经元病24.肾功衰药物治疗25.恶性肿瘤非放化疗期26.精神类疾病(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二、Ⅱ类门诊特殊疾病1.恶性肿瘤放化疗期2.白血病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耐多药肺结核5.肾功衰透析治疗6.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7.再生障碍性贫血8.地中海贫血9.精神分裂症10.血友病11.小儿脑瘫12.艾滋病机会性感染13.帕金森氏病14.系统性红斑狼疮15.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16.普拉德—威利综合征17.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Ⅰ类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标准和诊疗范围一、甲状腺功能亢进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半年以上病史资料,同时甲状腺功能检查如FT3、FT4、TSH或甲状腺摄碘率等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1.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2.放射性碘治疗及辅助药物治疗;3.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相关检查。备注:享受待遇2年以后需继续治疗患者需要重新申请认定。二、甲状腺功能减退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半年以上病史资料,同时甲状腺功能检查如FT3、FT4、TSH或甲状腺摄碘率等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1.甲状腺激素(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2.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相关检查。备注:享受待遇2年以后需继续治疗患者需要重新申请认定。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X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冠脉CT、血液等检查及化验结果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并有下列各项之一的:(1)曾有心肌梗死病史;(2)左心室扩大,心功能≥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3)冠脉CT或造影狭窄≥50%;(4)严重心律失常(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病窦综合征)。1.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2.原发疾病及继发疾病的治疗;3.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四、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X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冠脉CT、血液等检查及化验结果符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心脏B超提示有瓣膜损害者,或者曾行心脏瓣膜手术者。1.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2.原发疾病及继发疾病的治疗;3.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五、先天性心脏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X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冠脉CT、血液等检查及化验结果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并有下列各项之一的:(1)心功能≥Ⅲ级;(2)B超提示心脏长大;(3)严重心律失常(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病窦综合征)。1.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2.原发疾病及继发疾病的治疗;3.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X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冠脉CT、血液等检查及化验结果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同时心功能≥Ⅲ级。1.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2.原发疾病及继发疾病的治疗;3.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七、心肌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同时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结果符合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1.原发疾病及继发疾病的治疗;2.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3.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八、高血压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同时符合高血压2级及以上诊断标准,并有下列心、脑、肾并发症中之一的:(1)合并心脏损害:心脏B超提示左室壁及室间隔增厚≥12mm;(2)合并脑并发症:有急性脑血管意外等住院病史资料,近一年内CT或磁共振报告单提示梗塞灶或出血灶,体征有偏瘫、意识障碍、语言障碍之一的;(3)合并肾功能损害:微量蛋白尿(6个月内3次检查,2次以上为阳性)或血浆肌酐浓度升高。1.抗高血压药物治疗;2.高血压伴发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3.治疗期间相关检查。九、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有急性脑血管病史并经CT或MRI证实。3.同时合并下列症状之一的:(1)肢体功能明显障碍,单侧肢体肌力≤4级;(2)构音障碍或失语;(3)认知功能障碍;(4)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如: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视力缺损等。1.脑血管疾病原发疾病的药物治疗;2.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对症治疗;3.中医诊疗;4.治疗期间的相关检查。十、糖尿病1.二医院的出院证明书或门诊诊断证明书。2.病史资料,同时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以上;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并有下列心、脑、肾、眼、神经并发症中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