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运动系统检查
TUhjnbcbe - 2021/4/14 9:51:00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观察肌容积、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和步态等。可检测患者主动运动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并观察肌肉的运动幅度和运动持续时间。

(一)肌容积(musclebulk)

观察和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有无肌菱缩、假性肥大,,若有观察其分布范围。除用肉眼观察外,还可以比较两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周径,相差大于1cm者为异常。观察有无束颤,还可以用叩诊锤叩击肌腹诱发束颤。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和肌肉疾病可见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见肌肉假肥大,表现为外观肥大、触之坚硬,但肌力弱,常见于腓肠肌和三角肌。

(二)肌张力(muscletone)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1.肌张力减低

表现为肌肉弛缓柔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前角灰质炎)、小脑病变、某些肌源性病变以及脑和脊髓急性病变的休克期等。

.肌张力增高

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前者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结束时变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后者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各方向被动运动时阻力均匀,也称为铅管样(不伴震颤)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伴震颤)(图4-9)。

(三)肌力(musclestrength)

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功能.,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瘫痪。但对单神经损害(如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和局限性脊髓前角病变(如脊髓前角灰质炎),需要对相应的单块肌肉分别进行检查。

1.六级(0~5级)肌力记录法

检查时让患者依次做有关肌肉收缩运动,检查者施予阻力,或嘱患者用力维持某一姿势时,检查者用力改变其姿势,以判断肌力(表4-3)。

.肌群肌力测定可分别选择下列运动:①肩:外展、内收;②肘:屈、伸;③腕:屈、伸;④指:屈、伸;⑤髖:屈、伸、外展、内收;⑥膝:屈、伸;⑦踝:背屈、跖屈;⑧趾:背屈、跖屈;⑨颈:前屈、后伸;⑩躯干:仰卧位拾头和肩,检查者给予阻力,观察腹肌收缩力;俯卧位抬头和肩,检查脊旁肌收缩力。

3.各主要肌肉肌力检查方法见表4-4。

4.轻瘫检查法不能确定的轻瘫可用以下方法检查:①上肢平伸试验:双上肢平举,掌心向上,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内)(图4-10A)6;②Bare分指试验:相对分开双手五指并伸直,轻瘫侧手指逐渐并拢屈曲;③小指征: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小指常轻度外展;④Jackson征:仰卧位双腿伸直,轻瘫侧下肢常呈外旋位;⑤下肢轻瘫试验:俯卧位,双膝关节均屈曲成直角,轻瘫侧小腿逐渐”下落(图4-10B)。

(四)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movement)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能随意控制的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s束颤动、肌痉挛震暫(静止性、动作性和姿势性)和肌张力障碍等,以及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和规律,与情绪、动作.寒冷、饮酒等的关系,并注意询问既往史和家族史。

(五)共济运动(coordinationmovement)

首先观察,患者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系纽扣取物、书写、讲话、站立及步态等是否协调,有无动作性震颤和语言顿挫等,然后再检查以下试验:

1.指鼻试验(inger-tonosetest)

嘱患者用示指尖触及前方距其0.5m检查者的示指,再触自己的,鼻尖,用不同方向、速度、睁眼与闭眼反复进行,两侧比较。小脑半球病变可见指鼻不准,接近目标时动作迟缓或出现动作(意向)性震颤,常超过目标(过指),称为辨距不良(dysmetria)。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指鼻时无困难,闭眼时发生障碍(图4-11)。

.反击征也称为Holmes反跳试验。嘱患者收肩屈肘,前臂旋后、握拳,肘关节放于桌上或悬空靠近身体.,检查者用力拉其腕部,受试者屈肘抵抗,检查者突然松手。正常情况下屈肘动作立即停止,不会击中自己。小脑疾病患者失去迅速调整能力,屈肘力量使前臂或掌部碰击自己的肩膀或面部(图4-1)。

3.跟-膝胫试验(heel-knee-shintest)取仰卧位,上举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图4-13)。小脑损害拾腿触膝时出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眼时足跟难寻到膝盖。

4.轮替试验瞩患者用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图4-14),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或用足趾反复快速叩击地面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笨拙,节律慢而不协调,称轮替运动障碍(dydiadochokinesia)。

5.起坐试验

取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胸前,不用支撑设法坐起。正常人躯干屈曲并双腿下压,小脑病变患者髋部和躯干屈曲,双下肢向上抬离床面,起坐困难,称联合屈曲征。

6.闭目难立征试验(Rombergtest)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目(图4-15)。闭眼时出现摇摆甚至跌倒,称为Romberg征阳性,提示关节位置觉丧失的深感觉障碍,后索病变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站立稳,闭眼时不稳;小脑或前庭病变时睁眼闭眼均不稳,闭眼更明显。小脑蚓部病变向前后倾倒,小脑半球和前庭病变向病侧倾倒。

(六)姿势与步态(stanceandgait)

检查者须从前面、后面和侧面分别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起步情况、步幅和速度等。要求患者快速从坐位站起,以较慢然后较快的速度正常行走,然后转身。要求患者足跟或足尖行走,以及双足一前一后地走直线。走直线时可令患者首先睁眼然后闭眼,观察能否保持平衡。站立时的阔基底和行走时的双足距离宽提示平衡障碍,可见于小脑和感觉性共济失调、弥漫性脑血管病变和额叶病变等。常见异常步态包括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慌张步态、摇摆步态、跨阈步态、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小脑步态等,详见第三章步态异常。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