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铭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后导师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兼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胃癌诊治规范制定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兼肿瘤化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6篇),主持和参加国际多中心抗癌药物临床试验多项。主编《肿瘤化疗的*副反应和防治》《肿瘤内科诊治策略》《肿瘤内科合理治疗和用药技巧》等专著。
许多指南均推荐对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内科住院患者应当给予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导,然而,营养治疗相关指南均存在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不足的问题,大多数临床证据为小样本单中心临床研究或回顾性研究,指南推荐往往需要根据meta分析结论,而meta分析所能纳入的营养相关研究依旧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质量参差,研究终点各异等等问题,亟需大样本多中心具有临床普遍意义研究终点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SchuetzP等()进行了一项大样本多中心EFFORT临床研究,旨在回答早期营养支持对于内科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这个重要问题。研究纳入了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于干预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以达到营养目标,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营养支持降低了内科住院患者30d病死率这一重要临床结局。
该研究是营养相关临床试验中为数不多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且使用了30d全因病死率、入住ICU率、非择期再次入院、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这些直接预后指标,为营养治疗在内科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学依据,一定程度上为内科住院患者特别是急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纳入了各种原发疾病的内科患者,这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在干预组和对照组中病种的随机非常平衡,但由于同时包括了多种急慢性内科疾病,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影响临床结局的难以去除的混杂因素,虽然研究的样本量和随机化分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个问题。同时,研究的结论跟既往的一些meta分析结果相左,因此,仍需要更多更细化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推广这一结论。内科患者的营养风险,往往不及原发病之来势汹汹,因此也容易遭到忽视,但却也是内科疾病综合治疗中性价比较高的一环,本研究设计规范,研究终点选取合理,为明确营养治疗在内科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原文参见:
摘要
背景:
指南推荐对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内科患者(非危重症和非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给予营养支持。然而,这一推荐的支持证据并不充分,并且大家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