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外社交网络上风靡的“冰桶挑战赛”传递到中国,大家用冰水将自己浇个“透心凉”,是为了给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也就是“渐冻人”筹款。
冰桶挑战接力,冻起来更需动起来。行动是对渐冻人的最好支持,如何行动,除了接力冰桶挑战,或者捐款,还应该真正走近渐冻人群体,看看他们有什么诉求,并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更重要的是,在庞大的罕见病中,渐冻人症只是一种。在我国,还有地中海贫血、成骨不成症(俗称瓷娃娃)、有机酸血症、威尔森氏症等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疾病,这些患者同样需要
尴尬“孤儿药”:国内研发缺乏动力
研发一个创新药物平均约耗费13亿美元,历时约10年~15年
由于市场小,很少有制药公司研发罕见病治疗药物;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研制并上市了一些药,但因为缺少*策支持,这些药物的引进过程缓慢,导致国内罕见病治疗药物奇缺,价格昂贵,加上我国对罕见病治疗的特殊医疗保障*策还很匮乏,救济范围比较有限,许多患者只能“望药兴叹”。
窘境罕见病尚未被纳入全国医保体系
36岁的冯女士有一个患结节性硬化症的儿子,六七岁的孩子面部出现“疙瘩”,容易狂躁,吐字不清,需要吃三四种抗癫痫的药和抗瘤的药,每月花费两三千元,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抽搐等情况需要住院抢救,花费得两三万元。
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罕见病的特殊医疗保障,未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范围,不过,个别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