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捐献遗体的北大女博士,愿她的灵魂不再被身
TUhjnbcbe - 2021/3/11 14:39:00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01

最近,一位年轻女孩的遗嘱,感动了许多读者。

留下捐赠遗嘱的女孩,正是年仅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

29岁的博士娄滔

对于身边的同龄人来说,娄滔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语成绩超棒的娄滔,在媒体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义务为全世界运动员做翻译,获得好评。

本科期间,娄滔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年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上古史专业。

硕士期间,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译作一篇。

年,娄滔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疾病的袭击来得猝不及防。

据娄功余回忆,年8月,娄滔回恩施度暑假,经常说身体浑身没力气,上楼乏力。当时,父母还笑女儿“太娇气”。

10月份娄滔返校后,一天早晨给妈妈打电话,说一只脚尖踮不起来,不听使唤。经过一系列神经内科检查,年1月中旬,医院、医院相继对娄滔的病情作出诊断:疑似运动神经元病。

病中顽强乐观的娄滔

尽管一直没有放弃求医,但最终,这个像天使一样的姑娘仍然没能抵挡病魔的侵蚀。

在可以预见的死亡倒计时下,她选择口述遗嘱,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这份遗嘱应该是她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延续》AlicjaBrodowicz

02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娄滔所患这种,属于远端发病,其发病进程十分迅速。

其可怕之处在于,患者大脑意识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会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只有眼睁睁等死。

对于其症状,有一种文艺得残酷的形容:灵*被囚禁在了身体里。

在诸多罕见病中,运动神经元病,又称“渐冻人病”,其实还算比较耳熟能详的一个。

归功于曾流行于全世界的“冰桶挑战”,很多人开始了解这个疾病,也向相关公益组织提供了帮助。

无论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最后是否沦为博眼球或作秀之举,但是,确实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在我们能够认知到的世界之外,还有人经历着那样的病痛苦难。

热心公益的人们纷纷参与“冰桶挑战”

但罕见病远远不止这样一种。

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

相比于白化病、渐冻人病、血友病等人们多少听说过的罕见病,而其他生僻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糖原累积病(GSD)、粘多糖贮积症(MPS)等疾病,可能一生都无法走进我们的视野。

其称呼中的“罕见”二字,名副其实。

《重叠》KarenOsdieck

由于罕见疾病的发生几率很低,它们所能获得的研究资源非常有限。

一些研究机构以及医药公司基于经济利益及应用价值的考量,对于投入罕见疾病的药品与食物研发、制造或引进也是缺乏兴趣。

加上许多疾病的案例并不多,让这些疾病研究起来十分不易。

即使研制出对症药品,由于患者市场相对较小,其价格也是高的惊人,绝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

《树叶》KellyTyack

03

其实,早就已经有很多国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捐献遗体的北大女博士,愿她的灵魂不再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