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院骨痛与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开诊啦
TUhjnbcbe - 2021/2/7 8:06:00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7321.html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潜伏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人群中的“寂静杀手”,患者在发生骨折前可以没有疼痛或其他任何症状,但这种全身性的疾病已在人体内,使患者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直到发生了脊柱、髋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且骨折不易愈合。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约为30%-35%,而男性中,10个人中只有2个有骨质疏松。

目前,国家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而医学界则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与治疗高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医院内分泌科开设骨痛与骨质疏松门诊,由许雪娟医生每周四早上坐诊,为广大骨质疏松患者带来福音并普及“骨质疏松”相关知识。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变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等。
  质疏松症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指绝经后5至10年的女性发生的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高,目前病因尚不清楚。

哪一类的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呢?

1.不良生活习惯:如户外运动减少、日照减少、吸烟、喝酒、饮用大量咖啡、钙及维生素D摄入减少,高钠饮食等。

2.性别、种族及年龄因素:女性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由于骨质的退变,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高;白种人的发病率较高。

3.遗传因素:具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其后代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高。

4.长期制动: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骨折、外伤、术后、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表现呢?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杀手”。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1.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2.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3.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怎么防治骨质疏松症?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min(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3.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

4.戒烟。

5.限酒。

6.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7.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8.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门诊地点:二楼内科门诊4号诊室长按识别下图一键挂号

来源:内分泌科

责任编辑:孙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骨痛与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开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