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健康或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人体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关于气血,男女又有区别:男人易伤气,女人最耗血,因此男人要注重补气,女人要注重养血。只有抓住男女养生的根本,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男人补气篇气乱则病、气虚则症、气绝则亡
《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意思是说,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老百姓把人死叫“断气”,指的就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
人体气衰则气血不畅,阴阳不调,百病入侵。男子气虚大多说的就是肾气虚,也就是常说的肾虚。
当下很多男性饮酒、抽烟、熬夜、纵欲,无所顾忌,这样很容易导致气乱,而且他们往往还不予理睬,拖了再拖,接下来就可能升级为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心脏病等病症。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人刚到中年,却气虚肾虚,浑身病膏。
养气就是养命,男人气虚的几个症状
气虚早期症:气短乏力、自汗频繁、头胀头昏、注意力难集中、少话懒言、眼干口苦、腰酸腿软、便秘或腹泻、尿*热痛、房事兴趣不高、手脚冰凉、体胖怕冷、食欲欠佳、睡眠不安等。(出现4种以上症状,即可确定为气虚早期症)
气虚症:气粗胸闷、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头痛易怒、眩晕耳鸣、上腹饱胀、下腹坠感、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举而不坚、阳痿早泄、失眠脱发、四肢麻木、关节抽搐、盗汗梦多、思维紊乱等。
许多人气虚的原因是心虚,心虚的原因则是想得太多,整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的心扉敞开的话,那么气也就散开了。
艾灸4穴位,补气靠得住
艾灸产生于中国古代,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奇术,民间素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艾灸能够温阳补气,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每天用艾条熏灸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大穴,每天艾灸,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1、脾俞穴
脾俞穴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的作用,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益气壮阳,适用于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背痛等病症。
2、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髌骨下缘3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
不用特别苛求于如何找到该穴,按压下去得到酸胀、痛的感觉就是找对了。
“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中医界公认的,治病、养生、保健的第一大穴。宝宝、孕妇、男性、女性、老人都可以按。每天十几分钟,相当于每天吃鸡汤,大补身体、健脾胃,提高免疫力,避免大病!
3、气海穴
气海穴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很多妇科疾病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对气海穴进行按摩、针灸或者是艾灸疗法。
气海穴的功效给全身温暖,中医认为,气海穴出克养生保健以外,对于是人体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暖穴道。所以当身体出现了冰冷或者是四肢。
4、膻中穴
膻中穴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节神经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按摩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祛病的功效。如遇心脏不适,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症状时,按按膻中穴,可以使症状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就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另外,女性朋友还可按摩膻中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
女人补血篇气血为生命之源,女人补血是终身大事。
从生理上讲,女人容易血虚,就像人们常常听到中医说“某女气血两亏”,或“某人亏气”。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瘀。”也就是说,亏血、血虚会使人易患很多疾病。因此,女人必须补血,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补血是终身大事。
现在99%的女性气血不足
在中医看来,妇女以养血为本,每位女性都要注意养血补血,如果你不注意养血的话,就容易出现嘴唇苍白、脸上微*、乏力、头晕、头发枯*等症状,这些也就是贫血的症状,如果你是严重贫血的话,会有早衰现象,比如过早的出现白发、皱纹、牙齿脱落等。
艾灸补气血
女性调养的过程中,如果经常用艾条灸身体上四个重要的穴位,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和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
1、天枢
常按天枢(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素”的困扰。
2、血海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每天上午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揉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3、三阴交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常按三阴交,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4、足三里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但是,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艾灸精选1、身上的这两个穴真是宝,艾灸两个穴关键时刻救你一命!很重要快收藏!2、艾灸到底要灸出什么?艾灸,灸出这三样东西才是治病!3、什么原因会导致痔疮?十人九痔,艾灸一穴解决你的难言之“隐”!4、为什么要常做艾灸?艾灸这5个穴,给五脏排*5、小孩子几岁可以艾灸?儿童艾灸记住这几点很重要!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