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在寻找存在的意义
每分每秒世界都在创造奇迹
我却在一点点失去力气……”
你聆听过这首充满生命感悟的歌曲了么?
这首歌名为《一点点失去力气》,词作者是一位27岁的资中青年,他叫“刘兴”,就在前不久,他参与了一场非常特别的音乐演出。
10月17日,资中县马鞍镇驼柏树村,如水的夜幕星光闪烁,空气中泛起一缕缕温暖的涟漪,美妙的音乐和温柔的善意都围绕着这位满目星光的青年人——刘兴。
刘兴是一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营养不良症和大家熟知的“渐冻人症”有相似之处,患者都会因骨骼肌不断退化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行动能力渐渐消失直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这首歌的名字叫《一点点失去力气》,歌词是我写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兴倾斜着上半身,因为病情他无法完成“转头”的动作,身体虽然别扭,但在他眼中那自然流露出的明亮光彩却更加动人。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听到我写的歌被歌手唱出来。梦想实现的感觉就是我现在这个感觉吧?”
冻住身体,冻不住支持和爱
刘兴6岁开始发病,一开始是脚痛;9岁走路摔跤,摔倒后很难爬起来;到了13岁时,他由于不能正常行走,只能辍学在家。
在刘兴艰难成长的岁月里,他的父母一直没有停下寻医的脚步。医院看不了,又去到华西问诊,但华西的医生一接触到他的病情,就直接说这个病医不了。刘兴的母亲说:“我们没有文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尽我们的努力,让儿子好好生活。”
现在,刘兴的双腿无法行走,手臂无法抬起,只能做一些幅度非常小的动作。像是坐在床上躺下睡觉这样的动作,也需得有人帮忙才能进行。对于刘兴的母亲来说,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果丈夫不在家,以她一个人的力气是不够的,于是就有了“秘密武器”——可升降的拉货板车。有了这个板车,她可以带着刘兴去洗漱、上厕所、吃饭。
帮助刘兴行动的板车△
“医生说他只能活到18岁,现在快28岁了。”
刘兴的父亲沉默寡言,一直忙碌着家里大小家务,这是他说过的为数不多的一句话。
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年,长期陷入在情绪漩涡中的他,发现了音乐的美好,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他开始通过网络自学声乐、乐理、歌词写作等课程,自发的汲取关于创作的知识养分。
“我的生命一直在倒计时,我不能浪费生命,我希望可以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我存在过的痕迹。”
从开始创作以来,刘兴不断地伏案写作,产出了数十首表达内心与自我的音乐词作。有反映内心世界的《一点点失去力气》;还有写给身边家人的《因为有爱围绕》;还有写给过世外婆的《完美无瑕的爱》……他说:“音乐成为了我和世界交流的一个渠道。”
但是,光有歌词没有曲不是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于是刘兴开始笨拙地在微博上给音乐人逐个私信,希望有人能为自己的歌词作曲。通过不懈的坚持,他联系到了不少音乐人。
其中有《五环之歌》的编曲人姚云,出演过《醉玲珑》的演员、歌手徐嘉苇,作曲家戴小翔等等。这些活跃在音乐圈的音乐人,通过网络给予刘兴指导和鼓励。作曲家戴小翔不仅给予了刘兴音乐方面的意见,还为刘兴的歌词谱曲,并邀请刘兴前往成都,亲自参与歌曲的录制。
就这样,由刘兴作词、戴小翔作曲、徐嘉苇演唱的《一点点失去力气》,成功发布在各大音乐平台。同时,刘兴的其他作品也在制作之中。
星光闪烁的圆梦演出
听一场现场的音乐演出,并且能有自己的作品在演出中呈现。这是令刘兴感到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戴小翔把刘兴的这个梦想记在了心里,并且慢慢有了行动的计划。
戴小翔是街头音乐团体的最初发起人,这是一个长期在成都做街头公益演出的音乐团体,团体成员会把街头音乐现场募集到的款项通过实物的形式送往需要帮助的地方。多年来,街头音乐团体的成员多次前往凉山州等地区,为那里的贫困学校捐赠物资,教授音乐课程。
10月17日,戴小翔和肖和维、陈乃甄、杜宇、李忻醍等街头音乐团体的音乐人一起,来到资中县马鞍镇驼柏树村。在村里的操场上,戴小翔和朋友们搭建起一个简约的演出舞台,星光点点作梦幻背景,营造出童话般的氛围。
圆梦的刘兴久久不能平静,他说,这场演出不仅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给他更多的期待。“我希望35岁之前,可以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当然,我还希望我的‘女神’田馥甄能够演唱我写的歌。”
“虽然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我不会放弃的。我们病友群里很多人都很悲观,说命运要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自己无能为力。我不这么看,如果你真的不反抗,那么不等命运处置你,你就已经在心里先处置自己了。”刘兴笑着补充道,就如同我那首《出发吧》写的那样:
“用拼搏换荣耀舞台一次发光
把幻想统统都化作具体理想
我愿意为了梦想继续奋斗”
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