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什么最火?
有人说是直播带货!
图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媒体
在国家电网,也有很多带货主播。
这些“网红”主播不仅个个颜值当道,还有很多技能傍身。
他们到底推销了啥?晋级“网红”有哪些修炼秘笈?
头条君采访了其中几位。
徐鹭
国网电商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员工
“不会押韵的歌手不是好代言,不会rap的网红不是好主播。”
环形补光灯、落地手机支架、手拿产品侃侃而谈的主播……堪称当下最热直播“标配”。这里是国网电商扶贫平台“慧农帮”的带货现场。
镜头前妙语连珠的小姐姐,是国网电商公司的“90后”员工徐鹭。在“我为公司产品代言”直播短视频pk活动中,她凭借风趣幽默的带货风格成为了佼佼者。
她的带货现场,充满着强烈的节奏感,有信手拈来的段子、引起共鸣的歌词、押韵复古的诗词,还有助兴的rap。她将各种流行元素都融汇贯通到带货中。这种新颖的介绍方式,让“慧农帮”平台湖北“战‘疫’助农”专区里的农产品,成为了热销货,引发了大家的“围观”。
“带货方式能够让更多人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平台和产品,符合现下潮流趋势,而且能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参与其中,我觉得很有意义。”徐鹭说。
目前,慧农帮平台通过直播等渠道进行的湖北专项推广活动,已累计销售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金额为余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压力。除了湖北产品,慧农帮平台一共上架了全国各地款商品,累计交易规模超过1.02亿元,扶贫农特产品涵盖余个村,帮扶贫困户户,在消费扶贫、助农助困等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练小悦
英大传媒集团数字媒体中心编辑
“跋山涉水做吃播,日夜赶路帮带货,我是认真的!”
小悦是个热爱美食的广东人。为了做好扶贫“吃播”、介绍好每一种货品,她经常跋山涉水,日夜赶路,深入当地体会风土人情,品尝最新鲜最地道的美食,听乡亲们诉说脱贫的故事。她说,这些深入一线的带货经历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体验。
有一次到马边彝族自治县为彝绣带货,她从北京出发,坐了3个小时飞机、1个小时动车,又走了1个小时高速、3个小时山路,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才达到了当地县城。在当地,她看到了绣娘们“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也养活一个家”的场景。她说,将秀美的彝绣穿戴在身上拍摄带货视频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之后,她和小伙伴又马不停蹄,坐车5个多小时赶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吼村,在海拔米的半山腰上,与村民们一同挖百合,做“吃播”。刚挖出来的百合直接掰开品尝,这一份新鲜和香甜,是在任何大城市都体会不到的。
在她的“吃播”里,你不用担心找不到好吃的。吃什么?怎么吃?怎样做最好吃?都是她带货视频里的亮点。
一趟又一趟的扶贫带货视频拍下来,虽然路途艰辛,但是想到能为这些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出一份微薄之力,她就觉得很荣幸也很自豪。
钟雪
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员工
“‘买它买它买它’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是实实在在的用心!”
去年,钟雪的单位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在神农架地区采购了份*花菜,支持扶贫产业。她通过采购员小蒋,认识了在神农架宋洛乡种植*花菜的陈大哥。她了解到,在陈大哥所在的松柏镇盘龙村,*花菜种植是助力村民们脱贫的香饽饽。
今年受疫情影响,湖北当地很多农副产品都出现了滞销。能帮当地老乡做点什么?钟雪的心里开始盘算。于是,从年初开始,她也紧跟大咖们的网络带货热潮,帮神农架的村民们开启了*花菜网上带货。
每一句“买它”,都是一次爱的传递。她说,对于农户们而言,相较于给钱的一次性扶贫方式,消费扶贫通过打开农副产品的销路,能让扶贫走得更远。网络带货,能让大山里的好东西通过互联网“走出去”,让城市消费者把绿色山货“买进来”,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胡芳
浙江金华兰溪市供电公司员工
“带货不仅仅是带货,而是一种爱的延续。十年如一日,秘诀就是坚持!”
胡芳,网名“心舞”,她有很多头衔:供电职工、金华市人大代表、公益团队“心舞工作室”创始人、穷游网非洲版版主。
她从年就开始做公益,年在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心舞工作室”,一直参与角膜劝捐、盲童帮扶、AED与急救科普、扶贫助弱等各项公益活动。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她“云”组织志愿者为18个省的批援鄂医疗队配送物资,“云”筹集物资超亿元。央视新闻也报道了她的事迹。
每年杨梅上市季节,她都十分操心,特别是“屠妈妈的杨梅干”。
这个精准扶贫项目还得从年,她结识了兰溪柏社屠宅村一位名叫屠栋的小伙子说起。当时,屠栋是位愿意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胡芳被他感动,每年都会帮助他家义卖杨梅,所得资金以供屠栋看病。这一做,就是6年。
年,屠栋走完了一生并完成心愿捐献了角膜和遗体。为了帮助屠妈妈更好地生活下去,在兰溪供电公司的支持下,“心舞工作室”启动了“屠妈妈的杨梅干”项目。从装修到注册商标、购买设备、加工生产、销售、直播带货,对接各种资源……胡芳笑称,除了没有自己亲手参与制作,其他的所有环节都参与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屠妈妈的杨梅干”加工作坊被评为浙江省名特优农作坊,成为了兰溪市供电公司红船*员精准扶贫基地,项目也被《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蓝皮书》收为精准扶贫展示项目,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中获得第78名,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参与其中……
胡芳说,带货不仅仅是带货,而是一种爱的延续。她希望因公益起步的“屠妈妈的杨梅干”,今后能通过商业参与获得更好的发展,能够帮助更多有困难的角膜器官遗体捐献者家属。
郝思文
河北邯郸供电公司员工
“吃播=吃货主播,吃得香才会卖得好!”
如何让带货视频更有吸引力?郝思文在“吃”上下足了功夫。
“新鲜的助农食材+现场烹饪制作+馋延欲滴的美食菜品”,这是她的带货“三步曲”。她说,从源头食材到佳肴成品,这种眼见为实的体验最具吸引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河北邯郸广平县东李白营村的鸡枞菌严重滞销。获知消息的郝思文,在供电公司的支持下,积极帮助村民开展直播带货。她先后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直播、视频、文图等多种形式的带货内容,累计帮销斤鸡枞菌。
5月4日,郝思文又走进武安市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村——武安市活水乡前渠村。她通过视频直播为该村的十项土特产带货。
此外,她了解到,前渠村有亩板栗林,每年板栗产量在20万斤左右。每逢丰收季节也是销售压力最大的时期。新采摘的板栗保鲜期非常短,如果滞销,就只能低价抛售或者直接丢弃,非常可惜。郝思文和前渠村*支部书记约定,今年的板栗丰收季,她一定会再去带货帮销。有网友看到后直呼,已经迫不及待等着她的板栗美食菜谱啦。
除了“网红”带货女主播帅气男主播也当仁不让
张远溪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员工
“拿出爬上米电塔的胆量做主播,没有什么办不到!”
张远溪,国网安徽电力的一名员工,江湖人称“电教授”。
“hello,大家好,我是电教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安全用电知识是……”
不知不觉,由张远溪主播的“电教授教您安全用电”短视频系列科普作品已推出近20期,在抖音上收获了余万的点击量、余万点赞量。有不少他的朋友刷着抖音突然“虎躯一震”:这不是张远溪嘛!
“电教授”在米高的电塔上实力科普
最近,张“教授”开始尝试从科普君到带货“网红”的转型。为金寨县汤家汇镇的扶贫茶——“金刚毛峰”带货。
他说,刚开始内心是忐忑的,虽然看过很多带货视频,李佳琦、薇娅,还有很多带货达人如雷贯耳,但是如何做到已有的科普风格向带货主播转型?如何才能做好,心里没有谱。
不过后来他慢慢想通了,自己好歹也是上过米的电塔、享受过高空午餐的人,拿出上塔的胆量,还有什么做不到!只要能够为贫困村的茶叶增加哪怕一点点的销量,这都不是亏本的“买卖”。
于是,为了做到风格切换自如,他花了很多精力去筹备和练习。在试播过程中,他不断暗示自己放开一点、再放开一点,念叨着卖茶叶、卖茶叶,不断地脑补着美食UP主们的幽默表现形式……
今年在国网安徽电力的帮扶下,村民种植金刚毛峰实现了增收,大家对好日子有了更大的期盼。“电教授”听说后,带货的劲头也更足了。
李若
湖南常德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员工
“带货带来新收货~”
李若作为一名善归纳总结的理工男,他把有关扶贫带货的秘笈要点,简明扼要地总结成了三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要充分了解商品信息,挖掘卖点。比如由他带货的小河高山黑木耳,他事先查询相关资料、到当地调研,发现小河村是国家原生态基地,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原生态纯绿色”也就成了他带货力荐的卖点之一。第二,要提前组织好语言,与观众互动,做到平易近人而又不失幽默。第三,最好提前试用商品,用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带动观众的购买热情。
直播带货带来崭新收获,扶贫助农扶出红红火火。他说,扶贫带货这种形式,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做下去!
还有很多驻村第一书记亲自上阵实力带货
刘世鹏
山东威海供电公司驻乳山南*镇院后村第一书记
“互联网+农产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好品质成就好品牌。”
作为一名“90后”驻村第一书记,刘世鹏在当地村民眼里是个能赶潮流的给力书记。他一直积极探索“农产品+直播+电商”经营模式,经常自己兼职主播,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在田间地头展示当地的黑全麦粉、生态鹅蛋等特色农产品,致力打造院后村自己的微商平台,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村民与广大消费者之间搭建起市场信息畅通的渠道。直播,让手机成为了院后村村民的“新农具”,使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出路”,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
葛浩
江苏徐州新沂市供电公司驻瓦窑镇大山村第一书记
“直播不紧张是骗人的,但是想到村里的那些好产品,瞬间底气十足!”
葛浩坦诚地说,他是个直播带货的新手,虽然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信心却很足!
4月28日,葛浩第一次录制带货视频,推销大山村的有机大米和大山梨。他说,起初心里有些紧张,但是一想到大山村村民实实在在种出来的好东西,瞬间就底气十足,录制越来越顺利。没想到的是,在发布带货视频之后,他就收到了十多通电话。村里的有机大米瞬时就被预订了多公斤,还有好多人向他预定大山梨!通过直播带货这种新的销售渠道,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鼓起腰包,他表示很有信心。
李华
河北衡水阜城县供电公司驻蒋坊乡邓屯村第一书记
“学习使人进步,看到村里乡亲们的瓜果蔬菜被抢购,心里高兴!”
周围认识李华的人都说,没想到以前不怎么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