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幼儿营养不良
TUhjnbcbe - 2020/12/29 14:11:00

什么是幼儿营养不良?

幼儿营养不良指的是幼儿进食量不足,或是进食的食物不能被幼儿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能够满足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和营养供应,以致影响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比较多见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那么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呢?

健康的基础来自于营养,而对幼儿来说,既要警惕营养过剩,又要注意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为: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等。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幼儿营养不良往往并不是因为食物供给不够,而是幼儿摄食不足或者是幼儿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食物的营养所致的能源缺乏,不足以供应幼儿成长所需的能源消耗,从而损耗幼儿肌体,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幼儿营养不良的危害

幼儿营养不良的症状大多跟据幼儿身体缺乏营养元素的不同而不同,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包括长期喂养不当、突然断奶导致的幼儿肠胃不适、肠胃疾病、慢性消耗疾病等,那么幼儿营养不良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出生以后,头围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后的两年内,这说明,他们的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有人曾经对营养不良的宝宝进行随访观察,在出生后6个月内有营养不良的宝宝,不仅体重不增长或者增长速度缓慢,智能与动作发展也落后于一般宝宝,即使以后纠正了营养不良,体重上升,但是智能发展上的落后却无法弥补。

而2—3岁以后患营养不良,即使宝宝体重轻、智力落后,但只要纠正了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这说明,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脑的功能,而且会影响脑的形态发生变化,例如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如何预防幼儿营养不良

幼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大多是由于摄食不足和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物质摄取不足而致。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喂养不当和疾病因素,营养不良的幼儿一般食欲消退或不振、精神比较萎靡、反应相对迟钝,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如何预防幼儿营养不良。

1、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按年龄及时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营养的食品。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2、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积极防治疾病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

3、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重视体格锻炼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幼儿要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注意食物质、量之合理分配。按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过多;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应酌量减量。

更多儿科、皮肤疾病及皮肤美容等方面的知识

请扫描下面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