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征求意见ldquo生殖健康及出生
TUhjnbcbe - 2020/12/28 3:42:00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zd/190204/6856094.html

01

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64号)、《科技部财*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年10月16日至年10月30日,修改意见请于10月29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联系方式:sfs_swyyc

most.cn

附件:“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年10月16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以揭示影响人类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妊娠结局主要因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实现遗传缺陷性疾病筛查、阻断等一批重点技术突破;建立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疾病防治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建立适宜中国人群且经济有效的生殖健康相关疾病预警、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综合防治平台。

目前专项已启动五批项目立项,涉及“建立和完善中国人群育龄人口队列和出生人口队列,开展生殖健康相关疾病临床防治研究”、“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出生缺陷、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防治技术及产品研发”、“建立生殖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治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和“开展降低出生缺陷的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5大重点任务,有力推进了我国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专项任务布局,加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年拟在该方向部署1项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为~年。

一、研究内容:

以全国性遗传代谢病和结构畸形等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工作的大规模普筛普治优势资源为支撑,利用已建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结构畸形及相关公共数据资源库,挖掘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携带者筛查高频致病基因及变异;聚焦我国严重高发单基因病,开展孕前/孕早期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携带者筛查新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产品;通过多中心、万人级筛查实践,形成标准化的实验室体系与规范化的临床应用系统;建立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产品研发-应用-咨询-诊治全链条智能决策体系,并依托国家级的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网络开展精准救助,为国家*策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二、考核指标:

1.创研用于筛查脊髓性肌萎缩症、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等种以上严重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筛查基因及热点突变组合;

2.基于高效目标基因捕获的新一代深度测序技术,构建标准规范的筛查诊断体系,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产品;

3.利用自主研发的产品,完成3万例携带者筛查,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体系与规范化的临床应用系统;

4.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申报3-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申请10项以上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5.通过大规模临床实践,形成专家共识,建立行业管理规范,为制订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提供依据;

6.建立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精准干预救助体系。

三、支持年限:年-年

四、拟支持项目数:1项~2项

五、有关说明:

1.该项目要求牵头单位具备大规模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结构畸形救治基础,具备携带者筛查相应软硬件条件,承担过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技术推广与示范应用相关国家级研究项目,并与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数据库对接;要求产、学、研、用联合申报,拥有自主创新的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核心技术;鼓励*民融合,由国家级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开展应用及推广。

2.原则上要求针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整体申报,须覆盖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4个,

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8家。

3.申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4.项目牵头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单位、课题申报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3号)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5.项目牵头单位、课题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6.本专项研究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02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64号)、《科技部财*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年10月16日至年10月30日,修改意见请于10月30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联系方式:sfs_swyyc

most.cn

附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年10月15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年已围绕上述6大任务发布了四批指南。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专项任务布局,年拟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方向,围绕中医药防治新发传染病研究部署定向项目,实施周期为~年。根据指南方向研究内容体量,建议支持国拨经费总计万元。

1.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1.1中医药防治新发传染病研究

1.1.1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关键技术及经典名方作用解析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梳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与方药,总结中医药历次抗疫有效经验,利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现有获得的新冠肺炎病历资料,进行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病例分析并获得临床证据,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中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群防群治及个体化诊疗方案,探索建立新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的模式;结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理论,对临床证候特征、证候要素和辨证规范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解析中医药阻断轻症转重症、改善肺部炎症的疗效机理,阐明宣肺、化湿、解*等核心治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临床意义,优化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基本治法与方药;选择与“三方三药”关联的具有确切疗效的经典名方,围绕病*与宿主的交互作用,完善分子、细胞、动物多维整合研究体系,建立中药抗新冠肺炎药效评价新方法,针对干扰宿主细胞机制、调节免疫应答、减轻炎症、保护脏器等环节,揭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多成分、多环节整合机制,确定一批活性单体、组分及核心配伍组合,为发现源于经典名方的抗新冠肺炎创新中药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总结至少名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治疗经验,系统分析不少于例中医药治疗的具有代表性的全病历资料,形成1个包括全部数据研究结果的报告,建立1个包含全部信息的数据库,推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证据集,为临床方案优化提供支撑;以临床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基础研究,完成2-3个核心病机科学内涵阐释,提出1套防治新突发传染病的理论新认识;构建1套集成分子、细胞、动物的药效评价体系,解析2-3个经典名方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模式,获得医学界普遍认可;围绕病*与宿主的关键病理环节,筛选与评价不少于0种单体或组分,发现2-3个源于经典名方组分配伍的新药处方,并通过成药性评价,推出1-2个中药新药证据集。在具有国际公认的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临床研究成果纳入高级别中医或西医临床指南。

支持年限:年~年拟支持项目:1~2项

有关说明:由中医药局、教育部、国家民委、药监局、中科院择优推荐。优先支持具备较好新冠肺炎研究基础、曾牵头组织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申报单位。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国内外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定向项目申报说明

1.项目应为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课题之间内容不交叉、技术不重复。项目的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2.参加定向择优的推荐部门,同一指南方向推荐的优势团队总数原则上为1-3家。

3.对于拟支持项目数为1~2个的指南方向,原则上该方向只立1个项目,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2个项目,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4.项目申报单位上传的附件包括合作协议、自有资金证明和承诺书以及其他需要上传的材料。

来源:科技部

编辑:种瑞

审核:李建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征求意见ldquo生殖健康及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