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项目咨询,国内各大城市均可。
引言:基因检测在神经内科的临床诊断运用日益成熟,病理分析结合基因检测手段,对于诊断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来自医院神经内科与金准基因合作的这篇关于近端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文献吧。
01
概述:临床患者分组概述:文章研究了名近端肌无力的中国患者,通过肌肉活检和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层层分组(其中,排除了面肩肱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病等),最后,筛选得出名疑似LGMD(limb-girdlmusculardystrophis,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患者进行研究,最后,名患者进行了二代测序(6名患者拒绝检测),文章重点对这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图:名近端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分组流程
注:为了便于阅读,对文献原图做了翻译处理
入组标准:
1、发病年龄≥2岁
2、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肌力检查证实
3、肌肉活检显示:(1)和/或(2)
(1)营养不良或肌病改变,即变性和再生的肌纤维的存在,有或无纤维尺寸的变化,肌内膜和肌束膜纤维化
(2)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或Wstrn印迹法显示肌肉相关蛋白减少
4、同意为下一代测序提供DNA样本。
排除标准:
1、临床、病理、基因诊断为FSH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肌病
2、使用MLPA证实为DMD基因外显子缺失/重复致病
3、肌肉活检及基因证实为线粒体肌病,糖原累积或脂质沉积性肌病
4、肌肉活检正常的组织学表现,没有任何具体的病理结果或终末期组织病理学表现(肌肉纤维被纤维和脂肪组织所取代)
文献原图
02
摘要:研究重点及思路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针对二代测序技术在LGMD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中国LGMD患者的突变谱。研究团队从年1月到年5月,持续通过对个疑似LGMD的患者(均已做过肌肉活检)采用了包括个相关基因的Panl进行捕获测序分析。在这些疑似LGMD的患者中,病理资料与基因型之间的联系被详细分析。
数据:1、在名患者中,1个多多个罕见变异被检出,其中例致病基因突变,10例散发病例存在1个致病杂合突变(AR遗传),15例存在意义未明的突变。42例未发现致病突变。结合病理结果,研究团队取得了一个68.3%的阳性诊断率(/)2、基因型分布:有名患者被诊断为遗传性的LGMD。在这名患者中,常见的亚型是LGMD2B型,占比49.5%;LGMD2A型,占比24.8%;LGMD2D型,占比7.6%,LGMD1B型占比6.7%,LGMD1E型占比3.8%,LGMD2I型占比2.9%,LGMD2E型,2F型,2H型,2K型,2L型仅有一例患者。图:LGMD亚型统计
图:LGMD患者的典型病理变化
图:名疑似LGMD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
(缩写说明:ht=htrozygous杂合突变,hom=homozygous纯合突变,hm=hmizygous半合子突变.)
03
结语:在本研究中,LGMD2B和LGMD2A被认为中国人队列中LGMD最常见的亚型。针对LGMD的临床诊断,深入的临床病理学评价与先进技术的NGS测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分子诊断率。我们认为,在阳性家族史、病理变化符合这些支持性证据下,NGS可以考虑作为疑似LGMDs患者的一线检测手段。此外,对LGM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知患者病理变化的情况。
部分参考文献1.WaltonJN,NattrassFJ.Onthclassification,naturalhistoryandtratmntofthmyopathis.Brain.;77(2):–.[PubMd]
2.BushbyK.Diagnosisandmanagmntofthlimbgirdlmusculardystrophis.PractNurol.;9(6):–23.doi:10.6/jnnp..[PubMd]
3.MitsuhashiS,KangPB.Updatonthgnticsoflimbgirdlmusculardystrophy.SminPdiatrNurol.;19(4):–8.doi:10./j.spn..09.[PubMd]
4.BastianA,MagriuV,MicuG,ManolE.ThGrowingFamilyofLimb-GirdlMuscularDystrophis:OldandNwlyIdntifidMmbrs.RomJIntrnMd.;53(1):13–24.doi:10./rjim--[PubMd]
End感谢阅读往期精彩:金准罕见病例文献发表
明睿内分泌项目-检出东亚人群首个MDPL综合征病例
帕金森专题
帕金森如何早期检查?专家推荐基因检查
如果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