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目录吞咽及吞咽障碍简介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吞咽障碍的发生原因
吞咽障碍的并发症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治疗
一、吞咽及吞咽障碍简介
吞咽
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食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据统计,成年人每天大约进行次有效吞咽,吞咽就像呼吸一样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吞咽也是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器官:口腔、舌、咽、喉、食管;
骨骼系统:上颌骨、下颌骨、舌骨、喉软骨;
肌肉系统:咀嚼肌群、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面部肌、舌肌、软腭肌;
神经系统:大脑、延髓(吞咽中枢)、脑神经;
语言系统、呼吸系统都参与了吞咽的过程。
吞咽过程图解:
1.口腔期:食团从口腔进入咽的过程
2.咽期:食团从咽进入食管入口的过程
3.食管期:食团由食管下行进入胃的过程
吞咽障碍
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版)》
吞咽障碍的分级
经口及辅助营养4级作为兴趣进食可以,但营养摄取仍需非口途径5级仅1-2顿的营养摄取可经口6级3顿的营养摄取均可经口,但需补充辅助营养轻度可经口营养7级如为能吞咽的食物,3顿均可经口进食8级除少数难吞咽的食物,3顿均可经口进食9级可吞咽普通食物但需给予指导正常可正常进食10级进食、吞咽能力
吞咽障碍的类型划分
根据有无解剖结构异常可分为:
1.功能性吞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病变、食管动力性病变、心理因素(癔症)
2.器质性吞咽障碍
口咽喉食管等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吞咽障碍
二、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频发的清嗓动作,说话声音沙哑,变湿
进食费力、进食量减少、进食时间延长
吞咽时流涎、低头明显、有疼痛症状,饮水呛咳
吞咽时发生哽咽,有食物黏着于咽喉内的感觉
吞咽后口腔食物残留、咳嗽
有口、鼻反流,进食后呕吐
反复发热、肺部感染
隐性误吸
三、吞咽障碍的发生原因
吞咽障碍的病因,发生频率由高到低
《康复医学》励建安*晓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吞咽障碍治疗技术》曾西许予明人民卫生出版社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窦祖林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吞咽障碍的并发症
误吸
是吞咽障碍最常见、且最需要优先处理的并发症。误吸是指胃内容物受重力作用或因腹内压,胃内压增高,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进入咽喉腔及气管内。食物残渣、口腔分泌物等误吸至气管和肺,引起反复肺部感染,甚至出现窒息危及生命。
营养不良
因进食困难,机体所需的营养和液体得不到满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消瘦和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可以增加患者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导致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
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
因不能经口进食、佩戴鼻饲管,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社交隔离等精神心理症状。
五、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评估的一般流程
筛查
反复唾液吞咽实验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染料测试
利用一种无*的蓝色食物色素测试有无误吸
临床功能评估
非进食时的评定
吞咽相关临床情况
营养状况
口颜面功能评估
吞咽相关反射功能
喉功能评定
一般运动功能的评估
气道状况
高级脑功能评估
进食时的评定
进食姿势
对食物的认知
放入口的位置
一口量
进食吞咽时间
呼吸情况
食物形状的选择
分泌物情况
口服药物评估
仪器检查
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价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
纤维喉镜咽腔测压表面肌电超声检查核磁共振
六、吞咽障碍的治疗
食物的调整
①摄入液体的调整
根据吞咽造影检查结果,针对单纯饮水呛咳的患者,可以加凝固粉将液体调稠,减少误吸和呛咳的机会;
呛咳:指异物(刺激性气体或水、食物等)进入气管引起咳嗽,突然喷出异物。
②食物质地调整
根据评估来选择食物质地,如软食、切碎的食物、爽滑的浓流质、稀流质;
③一口量的调整
调整每口进入口腔的食物,旨在利于口腔期食团形成、食团向咽腔推送以及顺利进入食管,推荐的进食一口量以5~20ml为宜。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
饮食的管理
推荐吞咽障碍患者合适的食物要求:
①容易吞咽的食物特点,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
②稠的食物比稀的安全,因为它能较满意地刺激触、压觉和刺激唾液分泌,使吞咽变得容易。
③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④以偏凉食物为宜,冷刺激或热刺激均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据研究温刺激效果不佳。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
服药的管理
常用给药方式:
将药物碾碎、改变给药途径
服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药物形状、数量、不良气味
用水服用药物易导致呛咳、误吸
食物辅助服药会影响其崩解、释放和吸收
某些药物不适合碾碎后服用(碾碎后改变药代动力学或效能,如包衣制剂或缓控释制剂药物剂型必须整片服用;几种药物碾碎混合服用可能造成药物间相互作用)
现状:亟需寻求适当、安全的给药方式
吞咽障碍者的需求
1、解决日常饮食问题
2、解决口服给药问题
往期荐读:
关节松动手法:之SNAGs操作详解--动态图集,图文并茂,收藏吧美式整脊偏位编码(补充颈、胸、腰椎)及X光片判读--常用英文字母解释好课推荐--中国大学慕课《运动疗法》颈部正骨、整骨法”,图文并茂,收藏吧!偏瘫患者常见的步态分析及训练方法(图文版)髋关节肌动力学——肌肉与关节的运动一关节松动手法-脊柱篇(经典值得收藏)(新)ISNCSCI修订版发布“六步”轻松完成脊髓损伤分类:StepsinClassificationISNCSCI更新版本--部分保留带(ZPP)有何变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