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童血清转氨酶升高的诊断和鉴别
TUhjnbcbe - 2020/12/4 17: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导致儿童转氨酶升高的常见肝脏疾病1感染相关性肝炎EB病*感染巨细胞病*感染肝炎病*其他感染2全身性疾病的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风湿性疾病的肝损伤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类疾病

3遗传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糖代谢障碍a

肝糖原累积症

b

半乳糖血症

c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脂类代谢障碍a

尼曼-匹克病

a

戈谢病

a

Wolman病

氨基酸代谢障碍a

酪氨酸血症

a

Citrin蛋白缺乏症

a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4药物性肝损伤鉴别诊断1小儿皮肌炎

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疾病,以横纹肌和皮肌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发病多与感染有关,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血管炎改变,后期易发生钙质沉着,此为小儿DM的特殊表现。该病以皮肤和肌肉两组症状为主,食管和胃肠亦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心、肺、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常受累。肝脏受累可导致*疸、肝大、肝功能异常及其他相关症状。血清肌酶活性增强是DM的特征之一。一般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升高最明显,AST、AL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亦可升高。若临床未进行CK和CPK的检查,由于AST和ALT均升高,易误诊为肝炎。

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临床特征。其中以Duchenne肌营养不良最常见。多数患儿于3岁以后逐渐开始出现下肢无力,走路摇摆,犹如鸭行步态,上楼梯及蹲位站立时困难,容易跌倒。临床体征可有Gowers征,翼状肩胛,双侧腓肠肌肥大等。化验检查可有血清CK升高,LDH及AST等也可升高。需和肝炎相鉴别。结合这些特异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肌电图等不难鉴别,必要时可行基因诊断。

3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CK、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衰竭及代谢紊乱。生化检查示血清肌酶及其他肌酶(CK、转氨酶、醛缩酶、LDH等)升高。但结合临床表现有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表现,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尿,及化验肌红蛋白异常升高等不难与肝炎鉴别。

4其他

部分健康儿童,若短时间内进行了剧烈运动,如长跑或舞蹈等,肌肉损伤时也可出现转氨酶ALT及AST升高,若未进行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等其他检查时容易误诊为肝炎。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31(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血清转氨酶升高的诊断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