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浙一全科middot科普勿过度追
TUhjnbcbe - 2020/11/27 17:21:00
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m.39.net/pf/a_4928087.html

由于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有钱难买老来瘦”使得有些老年人认为越瘦越健康,于是过度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肌肉萎缩。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指与年龄密切相关的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脂肪的增多。肌少症的老年人往往易于跌倒、骨折,增加致残率、住院率甚至死亡率,并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增加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及时识别老年人肌少症,适当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肌少症病因

肌少症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年龄、性别:老年人多发,且随年龄增大,发病率上升。65~70岁人群肌少症发生率13%~24%,80岁以上人群肌少症发生率50%,男性多于女性。

2、遗传:某一些机体更容易发生肌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3、营养不良:营养摄入不足,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消耗体内蛋白质,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平衡失调。

4、骨骼肌失用:久坐、骨折等,肌肉呈去负荷或活动制动状态,导致肌肉减少和萎缩。

5、内分泌功能改变:胰岛素、睾酮、生长激素、维生素D等促进蛋白质合成;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及炎症介质等促进蛋白质降解。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及机体衰老时,上述激素水平及敏感性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

6、运动神经元退化:随年龄增长,运动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神经修复过程发生异常。

肌少症的筛查

社区老年人,如最近出现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未刻意减重时1个月内体重下降5%,存在抑郁或认知功能障碍、反复跌倒、营养不良、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病、结核杆菌感染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时,需进行筛查。

1、活动能力测定: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成套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PPB),其包括步行速度、坐位站起时间及站立平衡试验。日常步行速度比SPPB更方便快捷,切点为4m常规步行速度试验中低于0.8m/s。

2、肌肉质量测定:生物电阻抗法(BIA)能测量出脂肪与肌肉组织,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便携;双能X线扫描法(DXA)能区别骨骼、肌肉与脂肪,但不能分辨浸入肌肉中的脂肪;CT和MRI对肌肉的细微改变更敏感,但放射性大、价格较贵。

3、肌肉强度测定:握力测定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左右手分别测3次,取最大值,切点为男性握力26kg、女性握力18kg。膝屈伸试验包括等长、等速肌力检测,后者更能反映日常生活中的肌力,但膝屈伸试验需培训人员经特殊仪器进行,多用于实验研究。

肌少症的诊断

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诊断标准:用DXA或BIA测定肌量,用握力测定肌力,用步速或SPPB测定功能,每项评分与健康年轻人比较,将肌少症分为3期:肌少症前期,仅有肌容量减少;肌少症,骨骼肌容量减少并骨骼肌肌力或骨骼肌功能减低;重度肌少症,即骨骼肌容量减少,肌力和骨骼肌功能减低。

肌少症的治疗和预防

老年肌少症的防治不仅应强调肌肉量的维持,更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一全科middot科普勿过度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