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进入二十一世纪,得益于生活观念的改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在年龄金字塔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到年将达到21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占世界老年人口的66.7%,增长率远远超过发达地区相应人口的增长率。
01老龄化加剧了胰岛素抵抗程度,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下降,易患肌少症
1、概述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日趋严重,截止到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数的17.9%,预计到年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是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的可靠预测因素,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肥胖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上升的背景下,明确识别和优先考虑潜在的代谢综合征可预防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老龄化加剧了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导致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高患病率。同时缺乏体力活动、较高的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较低的教育程度也与代谢综合征的高患病率有关。此外,最近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的丧失也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衰老过程导致人体成分的改变,特征之一是肌肉质量不断和不可避免的下降。从40岁起,人体的骨骼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70岁前每10年约减少8%,70岁之后这种减少加速,80岁时骨骼肌质量减少约30%。20世纪80年代,这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下降首次被称为肌肉减少症。
自年以来,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WGSOP)、国际肌少症工作组(IWGS)、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肌少症项目基金会(FNIH)发布一系列肌少症的定义和诊断共识,旨在指导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肌少症的诊断,提高公众对肌少症及其风险的认识。
年AWGS基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开展的研究结果,发布了适用于亚洲人群的肌少症共识报告(AWGS),该报告定义肌少症为一种以进行性和全面性的骨骼肌质量减少及肌肉力量的丧失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
年肌少症作为一种独立的医学疾病,被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CM),极大的推进了肌少症诊断和治疗研究的发展。年AWGS更新发布了肌少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AWGS),修订了亚洲肌少症的诊断策略、诊断界值和治疗方案。
该共识仍然沿用AWGS共识中肌少症的定义,但是更新了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的诊断界值,并提出了疑似肌少症和重度肌少症的概念,对我国肌少症临床研究起到指导及推进作用。
肌少症与老年人衰弱、骨折、伤残、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健康事件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最终导致老年人住院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功能减低存在的普遍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加之被重视的程度不够等特点,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将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2、相关机制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与肌肉力量、肌肉功能以及肌肉质量下降有关。一方面,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脂肪堆积,特别是内脏脂肪较高。细胞周围脂肪堆积和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6)的增加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不仅负责葡萄糖的摄取,而且通过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抑制肌肉蛋白的分解来维持肌肉质量。作为胰岛素抵抗标志的PI3K/akt通路活化不足,导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力减低的发生。
同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低体力活动、肌肉纤维的变化、肌肉组织的脂肪浸润也可能导致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另一方面,肌肉质量的减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代谢损伤。骨骼肌是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的主要部位和关键代谢组织,负责大约20%-30%的静息耗氧量和75%-95%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处置。
在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代谢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骨骼肌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释放的肌蛋白在肌肉、脂肪组织、肝脏、大脑和其他器官之间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相互作用。肌肉质量的丧失减少了可用的胰岛素反应靶组织的质量,从而促进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目前关于肌少症与代谢综合征及组分之间相关性的研究逐渐增多。来自于韩国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韩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关联,按年龄组分层后,所有年龄组的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
在韩国人群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非肥胖受试者中肌肉减少症、肌少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有关。同时,有研究显示肥胖和非肥胖受试者中存在肌少症会显著增加男性和女性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02肌少症患者的相关检查有哪些?患者还需注意的诊断方法,尽早治疗
1、肌肉质量的测量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是无创估计肌肉质量的金标准。然而因为设备成本高、缺乏便携性、存在辐射等原因限制了CT和MRI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是一种应用更为广泛的无创测量全身去脂体重和四肢骨骼肌质量的方法。
DXA不能评估肌肉内脂肪含量且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条件下对肌肉质量评估的准确性有所不同。虽然DXA目前是常规临床评估肌肉质量的首选方法,但因非便携性等确定限制了其在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电阻抗分析(BIA)也可用于估计全身和四肢骨骼肌质量,该方法不直接测量肌肉质量而是根据全身电导率计算其估计值。BIA设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重复性好,在标准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与MRI有很好的相关性,多频BIA与DXA测量的四肢骨骼肌质量结果最为接近。
2、肌肉力量的测量
握力测量是评估肌肉功能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诊断肌少症、虚弱和营养不良的重要评估工具。握力低是住院时间延长、功能限制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预后的可靠预测指标。准确测量握力需要在定义明确的测试条件下使用校准的手持式握力测量计进行。Jama手持式测力计是测量握力的金标准。
握力测量的绝对值和精确度受手部大小、姿势、关节位置、测试频率和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握力与其他身体部分的力量有适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作更复杂的手臂和腿部力量测量的可靠替代指标。压力测试可用于评估腿部肌肉(股四头肌群)力量。该方法测量受试者独立从坐姿站起5次所需的时间。
3、躯体功能的测量
躯体功能是指与运动相关、客观可测量的全身功能。躯体功能的概念不仅涉及肌肉功能,还包含中枢和外周神经功能。正常行走步速是常用于临床的快速、可靠评估躯体功能的方法。步速可预测残疾、认知障碍、生活质量下降、衰弱、跌倒等与肌少症相关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常用步速测量方法有4m步速和6m步速,所需时间用秒表或电子计时测量。
结语: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健康老龄化”为全球健康优先事项,肌肉减少症在老年健康中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