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潘德妈妈宝宝辅食10大误区,听说新手妈妈
TUhjnbcbe - 2025/7/27 16:24:00

关于宝宝添加辅食,很多妈妈都是一头雾水,究竟是听老人言还是去网上发帖求助?哪个可以吃,哪个不可以吃?万一宝宝吃了拉肚子怎么办?养育一个孩子不容易,在爸爸不参与带娃的情况下,妈妈压力尤其大。辅食这条路上究竟有多少误区?今天潘德妈妈在这给大家一一道来。

误区一:过早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添加辅食或者奶粉等其他食品。因为宝宝4-6个月大的时候,肠胃淀粉酶及各种消化酵素已经开始分泌,表示消化及吸收功能已经逐渐成熟,6个月时可以开始练习吃辅食,以增加肠胃道功能,同时宝宝营养足够,才能更加茁壮。

早于4个月属于过早添加辅食,即使是看起来很"稀"的食物也不宜过早吃。如果已经满了4个月,有的条件还不满足的话,也属于过早添加,添加辅食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孩子头部可以撑住固定;

(2)对大人吃饭表示有兴趣;

(3)有吞咽等动作;

(4)挺舌反应(也就是会把送进嘴的食物用舌头往外抵)消失。

误区二:辅食越烂越好

老人家为了孩子方便吞咽,经常把辅食做得特别稀烂,殊不知,辅食稀烂除了会影响孩子咀嚼能力和干扰牙齿发育之外,还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宝宝只有长时间进行口腔动作,并经常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咀嚼能力。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的咀嚼能力弱,总是把辅食煮得太烂,让宝宝难以接触干的或者硬的食物,孩子的口腔肌肉就难以得到锻炼。

长久以往喂食太烂的辅食,就会影响孩子的脸部、口腔、牙齿的发育。特别是牙齿和牙龈没有得到挤压锻炼,在发育和排列上就会受到影响,难以牢固或者造成牙齿排列拥挤,舌头和其他口腔器官也难以灵活伸展,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情况。

太烂太碎的食物,往往已经被人为地加工细腻化,所以其营养成分也会流失得特别严重。孩子经常食用,既无法吸收到所需的营养,还会变得营养不良。

误区三:辅食添加食盐

有些宝妈觉得辅食无味,怕宝宝不爱吃,就会想添加食盐。宝宝和成人不一样,食盐中的钠离子需要肾脏来代谢,婴儿肾脏还没发育好,负荷不了代谢工作。难道说宝宝是不需要摄入盐分的吗?也不是,宝宝在6个月以内的时候,每天需要摄入的盐量不到1克。这种程度的需求,通常在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当中就能够获得,不需要额外再辅食中添加,一岁以后可以再辅食中少量添加。

误区四:辅食不放油

话说不该放的偏要放,该放的又不放,宝宝辅食是不是应该添加食用油,有人觉得辅食要清淡,放油宝宝会肚子疼吧,其实并没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辅食应适量添加油。油脂能为宝宝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而且像维生素A、D、E、K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这些营养需要脂肪的参与。常吃的辅食食材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含有的脂肪比较少,所以需要往辅食放点油,避免因为脂肪不足而导致营养不均。

当然也不能随便添加以7-9月龄的宝宝为例,如果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5-10g的油脂。5-10g油相当于半瓷勺或一瓷勺的量,平摊到每一顿辅食,大概就是几滴的量,非常好把控。如果当天有添加油脂较高的食物,比如猪肝泥,可以少放或不放油,过多摄入油脂会影响小宝宝的消化。

误区五:用菜汤或者果汁冲米粉

经常看到很多婴儿食谱会建议妈妈们把菜汁或果汁兑到米粉中给宝宝吃,很多妈妈可能也会觉得,用水冲米粉没什么味道,加点果汁或者蔬菜汁既有味道又健康。

其实果汁或菜汁并不适合给宝宝吃,因为果汁中的主要成分是糖,小宝宝最好不要摄入太多糖分,而蔬菜煮汁也不是特别推荐,我们要的是蔬菜里的营养素、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在加热过程中已经流失了很多,再添加到宝宝的辅食中已然变”鸡肋“。(未完待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潘德妈妈宝宝辅食10大误区,听说新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