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任,是你给我开了一道生门……这两天甬城的温度有点让人瑟瑟发抖,鄞州二院重症医学科(ICU)里却上演了暖心的一幕。77岁的应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拿着锦旗,捧着鲜花,医院道谢。老人紧紧握住ICU主任胡东军的手激动地说。
时间回到年2月1日,应老一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老人送进鄞州二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在这之前的3个月,应老因肢体乏力、反复发热、呼吸衰医院求医,被诊断为肺部感染、运动神经元病。
在上海治疗期间,反复的气管插管、脱机拔管失败后,医生还采取了气管切开、抗感染等手段,但老人的病情始终未能得到控制。一张张病危通知书,让老人一家心灰意冷。
看不到希望的家人最终决定返回宁波,准备让老人在ICU接受长期的呼吸机治疗。
应老刚来监护室时,瘦的只剩一把骨头,气管切开以及耳背使他无法跟医护人员正常交流,每天都是通过写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有时候太虚弱,写的字也很难看清。鄞州二院重症监护室主管医生陈丹琦回忆起应老初来ICU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
长期ICU的维持治疗使老人自觉恢复无望,逐渐出现消极情绪,经常以泪洗面。即便如此,鄞州二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也没有放弃对老人的诊治。
胡东军重新评估了老人的病情,在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他发现应老的病症并不符合典型的运动神经元病的特点。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一般会出现全身肌肉萎缩无力的症状,进而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胡东军说,但是经过观察和评估,应老的四肢肌肉力量还是可以的,所以他大胆推测老人很可能并不是运动神经元病,而呼吸肌肉无力则可能是长期呼吸机的应用和营养不良导致的。
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胡东军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个体化康复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断呼吸肌锻炼、有氧训练及直流电治疗等,应老的病情竟真的有了起色,一度脱机超过72小时。
为了方便老人沟通,胡东军还陪着应老到耳鼻咽喉科门诊配了助听器。慢慢地,老人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家人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年7月,为了让老人接受更系统的康复治疗,胡东军又医院的康复中心,并派遣科内医生一路护送老人到杭州继续治疗。
如今,应老终于康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我们也要感谢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胡东军说,这份信任是医务人员工作的最大动力,他将带领团队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