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病,提高公众对科学补碘的认识,我们特别整理了关于碘缺乏防治日的宣传要点。希望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引导大家更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元素,共同促进健康生活的实现。
01碘缺乏防治宣传
▲碘缺乏病概述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特别是儿童和妇女,会导致碘营养不足,进而引发碘缺乏病。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导致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致。它涉及一系列相关联的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以及胎儿的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碘与碘缺乏的定义碘,这种活泼的化学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在医院,我们常常用到的碘酒就是以碘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然而,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却相对稀少,其在地壳中的排名仅为第7位。尽管海带、海鱼和贝类等海产品中碘的含量较高(每升海水约含50~60微克),但在大多数土壤、岩石、淡水以及动植物和空气中,碘的含量都相对较低。当自然环境中的碘含量无法满足人体的最低需求时,我们称之为环境碘缺乏。同样,人体内碘营养的不足也被称作体内碘缺乏。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环境碘缺乏是导致碘缺乏病的关键因素。
▲碘的吸收与排泄途径探究碘如何进入我们的身体呢?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物,同时小部分也来自饮用的自来水。食物中的无机碘化物在消化道内经过1-3小时的消化过程,几乎可以被完全吸收。而与氨基酸结合的有机碘则能直接被身体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形式的有机碘吸收率可能不完全。肠道是碘吸收的主要场所,在稳定状态下,人体摄入的碘与排出的碘量保持平衡。
谈到碘的排泄,肾脏是主要器官。每天摄入的碘中,大约85%会通过尿液排出,10%会随粪便排出(这主要是由于有机碘的排出),其余部分则会通过汗液和毛孔排出体外。
▲碘缺乏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的敏感度较高,其显著表现即为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且女孩的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然而,通过及时的补碘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状腺肿大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并恢复正常。
▲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碘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但其摄入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那么,这个安全范围究竟有多大呢?实际上,正常人体每天只需摄入极少量的碘,大约相当于一个图顶尖大小的量即可。整个生命周期中,我们所需的碘总量仅为5-6克,这远远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摄入量。因此,了解并掌握碘的安全摄入范围,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途径碘缺乏病主要由于环境缺碘引起,因此,补碘成为防治该病的关键。目前,存在多种补碘方式,包括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使用含碘药物、饮用碘茶、食用碘化食品以及富含碘的海产品等。其中,食用碘盐被证实为最便捷且有效的防治手段。
▲为何食用碘盐被视为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选择?食盐加碘被证实为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这一点得到了全球多个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实践验证。与其他补碘方法相比,食用碘盐不仅安全、有效,还具备经济实惠和易于推广的特点,完全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补碘要求。其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存。我国对食盐含碘量有明确标准,确保出厂时的碘浓度至少为每公斤0毫克,销售和用户端的碘浓度也分别不得低于30毫克和20毫克。这样的碘盐足以满足人体日常对碘的需求,既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引发任何不良反应。事实上,碘盐在防治碘缺乏病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许多发达国家正是通过使用碘盐成功消除了碘缺乏病。
符合生活化与长期性的需求。由于外环境普遍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盐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或性别,都必须每日摄入适量盐分。因此,食盐成为了补碘的理想载体。通过食用碘盐,人们能确保补碘的日常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经济实惠且易于推广。食用碘盐非常经济实惠,只需花费少量资金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可行的选择。这些显著优点使得碘盐在各种补碘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首选的补碘方式。
▲如何妥善购买、存放并食用碘盐?在购买碘盐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确保所购碘盐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在存放碘盐时,应将其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确保碘盐的质量。食用时,应遵循适量原则,确保每日摄入的碘盐量在安全范围内,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碘盐来防治碘缺乏病。
购买碘盐时,务必确认其有明确的包装和碘盐标志,以保障购买到的是合格产品。
妥善保存碘盐至关重要,应将其置于有盖的棕色遮光瓶或陶瓷罐中,确保避光、干燥,并远离灶台以避免高温。
碘盐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建议随用随买,并适当储备以确保持续供应。
在烹饪过程中,为防止碘丢失,需注意以下事项:避免用水淘洗碘盐;炒菜、烧菜和煮汤时,不宜过早放盐,最好在食物快熟时加入;同时,切勿将碘盐置于锅中炒制或油锅中煎炸。
▲特需人群的补碘需求补碘的特需人群,是指那些在特定生理阶段对碘的需求量不同于正常成年人的群体。这些人群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