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亚健康调研期间,大部分人群都觉得自己多少有点虚症,但又具体说不出来虚在哪里,只是感觉精力不足、失眠、怕冷、烦躁等,每次我提到气血虚的时候,对方就会特别认可,觉得自己就是气虚或者血虚的人群,经常感觉自己精神不好、疲惫乏力,正好符合气虚的表现症状,其实,这种最常见的虚症就是中医里面的气虚体质。
1.气虚体质的表现症状:总体来说,就是感觉自己很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好、活力不足、容易犯困。形成气虚体质的原因也很简单,多是身体耗气太多(气为阳,血为阴,这里指的是身体耗伤阳气太多),比如:过度劳累、熬夜很晚、操心忧思、夜生活过度、营养不良等,对于年轻的办公室群体而言,导致气虚体质的原因多是熬夜和心事重;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导致气虚体质的原因多是劳累和衰老。以下将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气虚症和对应的调理方法。
2.肺气虚:肺气就是我们身体的正气,主要的作用是抵御外邪,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西医里讲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肺气虚的人,多是气喘无力、经常咳嗽、容易感冒,比如:周围的朋友感冒了,她一定会被感冒传染,等到别人感冒好了,她还是感冒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下《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角色形象,就是典型的肺气虚的类型。
3.脾气虚:这里说的脾气不是指生气时发的脾气,而是脏腑中的脾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有代谢水湿的作用。脾气虚的典型症状是特别容易疲乏、身体虚胖、湿气很重、总感觉肢体困倦、喜静不喜动、能坐着就不想站着,能躺着也不愿意坐着。脾气虚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白胖白胖的人群。
4.肾气虚:这里说的是肾气虚,和日常开玩笑时讲的肾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肾气虚最典型的症状是提不起精神,肾气多是先天元气,后天是很难补的,一旦伤到身体的元阳之气,整个人会虚的很厉害,不仅是精神不好,根本就提不起来精神。有时还会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酸耳鸣等、或者特别怕冷、小便清长等。肾虚的人,也一定有肾气虚的症状。
5.心气虚:心气虚的人群,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心慌和失眠,也会影响到身体供血的问题。心气虚的人一定会伴有心血虚,心血补上来了,心气自然也就足了。
6.肝气虚:准确的说应该是肝气郁,就是肝气不顺,气郁时间久了自然会引起气虚症,但根本原因是气郁,调理的原则也是疏肝理气。肝气郁最常见的表现症状是小叶增生,经期前一周乳房胀痛明显,特别容易生闷气等。
补气常见的食疗和中药材有很多,以下举例一些常见的:单纯一味中药材泡水喝,可以选用黄芪(黄芪性热,经常上火的体质不适合),另外参类的中药材大多有补气的效果,只是针对的气虚类型不同,比如人参、西洋参等。常见的补气食物有:丝瓜、香菇、海带、泥鳅、红枣、山药等。补气常见的穴位可以选气海穴和足三里穴。
补气最好的方法是:晚上早点睡,白天不要太累,有太阳时多出去走一走,大事小事不要搁心里。不过度的耗气,就是最好的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