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不瘦疾病稠”。常说肥胖患者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心脑血管疾病,就需要控制体重了。但是老年人瘦了就等于减少患病率吗?非也。
据调查表明,体瘦老人血压、血脂或血糖超过正常时,其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比体重正常老人高5倍,比胖老人高3.1倍。瘦老人抵抗力也相对较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当老年人出现消瘦时,要警惕是不是这5种原因导致的。
1.恶性肿瘤
大多数恶性肿瘤都会先有消瘦的特征,原来不瘦而近期内明显消瘦者应提高警惕。如胰腺癌,这种病的突出症状就是体重明显减轻,甚至能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10公斤以上。
2.甲状腺机能亢进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不如年轻人的甲亢容易识别,这种病大约有1/3的病人无甲状腺肿大,1/2以上的病人无明显症状,其主要表现就是越来越瘦。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有些患此病的老人早期只有瘦的表现,以后才逐渐出现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
4.胃肠道系统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均可造成老人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差,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而消瘦。
5.药源性消瘦
这种消瘦往往是由于服用一些增强人体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如甲状腺素等。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性的减轻现象,应该提高警惕并及时找医生咨询。
老年人会出现代谢功能降低,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也会有机体成分改变,尤其骨组织矿物质减少,钙减少会致使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另外,器官功能也会改变,像心脏功能降低。心率减慢,心搏输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因此老年人也需要营养的补充。
老年人由于分解代谢增加,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起码和成年人的量一样,像豆制品以及蛋类,还有矿物质,钙这种构成身体成分的物质。老年人的食物搭配要均衡营养,荤素搭配,清淡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所需要的能量供应,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