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喂养,对于每位宝宝来讲都是一道“世纪难题”。从是否选择母乳,到饮水量的添加,再到辅食的补充。每一步对于宝宝的成长,都是十分关键的。
照顾宝宝,真的是一件头疼的事
同事小贺是位精神大条的宝妈,稍许有些马虎的她,在日常的宝宝照料中,总是依靠老公小杰的辅助。
但小杰需要完成一个海外的大项目,离家几个月时间,结果宝宝的照料,令小贺手忙脚乱。
正值添加辅食的关键阶段,小贺听从老公的建议,从米粉的添加开始。但两个月下来,宝宝反而瘦了些许。老公小杰仔细询问下才知,小贺只添加了米粉,一时间让小杰有些哭笑不得。
宝宝可以一直吃米粉吗?别超过这个月龄,不然有三大“跟不上”
营养专家表示,如果宝宝在10个月之后仍一直吃米粉,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进一步延缓身体发育。
营养价值“跟不上”
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讲,喝米粉确实能够满足他的发育需求,但一直喂米粉,那么宝宝所需的营养价值就“跟不上”,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到一定月龄之后,宝宝的营养需求也相应增加,只喝米粉就显得太过单一,这时要逐渐添加一些新食物,只要切得碎一些、煮得软烂一些即可。
面部发育“跟不上”
米粉喝进嘴里,直接顺着嗓子进入胃里,长时间如此,不利于宝宝的出牙和咀嚼,面部发育也就难以“跟不上”。
随着宝宝出牙颗数多了起来,米粉不再是宝宝最好的辅食了,渐渐由粥类、块状、片状的食物取代,能够有效锻炼咀嚼能力。
肠胃功能“跟不上”
许多妈妈考虑到宝宝的肠胃功能弱,尚未发育完全,便一直喂易消化的米粉,不敢给宝宝过早吃其他食物,如此一来,会导致肠胃功能“不进反退”。
宝宝迟早要有一天吃大人饭,要提前对辅食喂养做好安排,有一个过渡期,才不至于把宝宝的肠胃养得“较弱”,日后无法承受其他食物的消化强度。
对于适龄的宝宝,该怎样添加辅食?
1.添加辅食的年龄
当宝宝满5个月时,便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此时,母乳的营养也不足以满足宝宝生长的需求。
根据不同月龄,添加不同内容的辅食。
5-6个月
辅食内容:米粉、粥类、鱼泥、水果泥、菜泥等;
食物状态:呈稠糊状,以清淡为主;
喂养方式:每天两次用小勺喂食,于母乳后一小时左右。
7-8个月
辅食内容:稠粥、鸡蛋羹、菜末、肉末、肝泥、烂面条、水果片等;
食物状态:软烂呈糊状,清淡为主;
喂养方式:每日两次,用小勺喂食,可适当让宝宝抓取。
辅食内容:软饭、碎菜、蛋黄、碎肉类、豆制品、小馒头、小饺子、混沌、水果等;
食物状态:软,成型状态,口味清淡的同时,要少盐少油;
喂食方式:每天三次,可让宝宝手抓或宝宝自己用勺。
12-15个月
辅食内容:多与成人相近,疙瘩汤、面包、稍软食物软饭等;
食物状态:类似成人食物,口感清淡,少盐、少油为主;
喂食方式:每天三次,宝宝自己用勺、筷子进食。
孩子的辅食制作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关键,怎么制作就更关键。很多妈妈不会制作辅食,就按照大人的菜谱来给孩子做,导致孩子吃得不消化,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引起积食。
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养育孩子中要学着制作辅食。这里强烈地推荐一本受到万千妈妈追捧的辅食书《每周辅食吃什么》。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除了有文字版之外,还有视频制作教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0-3岁的宝宝饮食,看这一本就足够了,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价格也不贵,只要69元,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回家。
有了专业人士助力,就算是新手爸妈,也能让辅食添加变得得心应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