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早上起床突然发现自己变肿了,常见的就是头面部、眼睑、四肢末端的水肿,我们的身体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治疗来帮助我们消除水肿呢。
出现水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还有营养不良导致的水肿,其中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水肿,一般是从下肢水肿逐渐发展成为全身性的水肿,肾源性水肿,以晨起时颜面部、眼睑、足踝部的水肿为特征,可以伴有蛋白尿或者血尿等,肝源性水肿,是肝脏功能异常所致,以腹水增多,腹部肿胀为特点,营养不良性水肿,又称为低蛋白血症,主要就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出现的全身性的水肿,在补充高蛋白之后,水肿可迅速消失。
对付水肿,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除了消除原发病,穴位刺激,对于消除水肿也有着很好的作用,不论哪种类型的水肿,只有刺激这四个穴位,就能帮助我们消除水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穴位: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该穴位意为脊骨中的高温高压的阴性水液由此穴位外输至督脉,刺激命门穴能够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第二个穴位: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刺激胃俞穴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消除营养不良所致的水肿。
第三个穴位:中脘穴,属于奇经八之任脉,位于脐上4寸,能够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对于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也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全身性的水肿,第四个穴位:水道穴,位于脐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从穴位名称上就看出该穴位是水液通行的道路,对于水肿的消除有着很好的作用。
如果存在水肿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艾柱对这四个穴位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使用艾柱,进行隔附子灸,每次艾灸3~7个艾柱,艾灸这四个穴位能够温肾养元、利水消肿,如果水肿能够减轻,我们艾灸的时间和艾灸的艾柱数可以逐渐增加。也可以按揉这四个穴位,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坚持艾灸或者按摩,就能够帮助水肿的病人消除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