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是身体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此时最让宝妈们头疼的问题就是每晚喂夜奶——产后一年内想要睡个好觉实在是难于上青天,每天只能苦熬……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宝宝难戒夜奶,宝妈心软一直拖到龋齿“找上门”
雯雯是一个新手妈妈,宝宝出生后,她每天都要夜醒好几次喂奶,因为一个人照顾孩子,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竭,快被折磨成神经衰弱了,等到宝宝6个多月的时候,本想着抓紧戒,但因心软屡次失败。
雯雯说:“不是不想断,是实在断不了呀,宝宝半夜奶瘾来了,怎么都哄不好,看着他哼哼唧唧的委屈模样,实在是不忍心,只要一喂,马上就变得乖巧安静。”
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宝宝,雯雯每次都无一例外地妥协……就这样一直拖一直拖,结果现在孩子都快2岁了,依旧有吃夜奶的习惯,每天夜里雷打不动要喂三次。
某天雯雯正在逗孩子玩耍的时候,意外看到孩子的内牙槽黑黢黢的,细看还有小洞洞,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儿童龋齿——原来孩子吃夜奶的习惯,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龋齿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细菌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因为乳牙钙化程度低,易受细菌侵蚀而蛀坏。
专家强调,龋齿的发生跟多种因素有关,母乳并非造成龋齿的根本原因,但是长期夜奶的宝宝确实比尽早戒掉夜奶的宝宝患龋率高。
这是因为乳汁本身糖分较高,加之给娃喂辅食后,残留的奶液和食物残渣恰好为细菌的滋生和分解提供很好的条件,脆弱的乳牙长期在细菌分解奶液后形成的酸性成分的侵蚀下,极易造成龋齿。
而且,宝宝在夜间睡眠期间,唾液分泌大大减少,如果吃完夜奶不清洁口腔直接睡觉,更容易造成龋齿——喂夜奶就这样成为造成龋齿的高危风险行为。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龋齿不以为然,“反正宝宝乳牙迟早是要换的,长了龋齿也不要紧!”
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宝宝乳牙长龋的3个危害
1、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
且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继而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影响乳牙的脱落,恒牙的长出
宝宝一般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6~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龋牙会影响乳牙脱落和恒牙的萌发,最终造成错位畸形,比如双排牙。
3、影响面部颜值
龋齿疼痛会造成偏侧咀嚼习惯,时间久了易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而且乳牙是儿童时期的咀嚼器官,在咀嚼刺激下,能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如果咀嚼习惯不对,易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非常影响颜值。
此外,夜间人体生理机能减退,宝宝多次喝夜奶,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障碍;而且夜间是宝宝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频繁醒来会阻碍宝宝的生长发育。
可以给宝宝戒夜奶的3种信号
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月龄,夜奶就得当断则断,既对孩子好,宝妈们又能睡个安稳觉。到底什么时候断奶合适呢?
当宝宝身体发出3个信号,即可开始。
1、乳牙萌出
雯雯的宝宝就是典例,乳牙萌出是戒夜奶的第一信号,此时宝妈们一定不能心软,为了宝宝牙齿长得好,口腔更健康,远离龋齿烦恼,赶紧戒掉夜奶。
2、夜里不再频繁饿醒
6个月以下的宝宝吃夜奶是必须的,不能断,因为新生儿胃容量小,无法容纳过多的奶水,又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夜醒几次补充营养实属正常,过早戒夜奶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骨骼发育。
但是当宝宝超过6个月以后,胃容量变大,食物存储能力变强,就不会那么容易饿,夜醒次数逐渐减少,此时宝妈只需睡前最后一顿喂饱即可。
如果宝宝夜里醒了,千万不要妥协,即便宝宝很烦躁、很不安稳,也要忍着,可以尝试吃奶以外的哄睡方式,比如轻拍、抚摸等。
3、开始吃辅食
当宝宝开始吃辅食后,摄取的营养就越来越丰富,口味越来越多,饱腹感越来越强,对母乳的依赖度降低,此时开始逐渐戒掉夜奶,宝宝六七个月的时候减少到1次,直至9个月大的时候完全停掉,10个月以后能睡到天亮。
开始添加辅食后,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最好在晚餐辅食中适当加入淀粉、米粉和蛋白质,具有饱腹感的食物能延长宝宝的饥饿时间和睡眠时间。
总之,给娃戒夜奶没有%温和的方法,起初几天宝宝哭闹反抗完全是正常的现象,妈妈不能因为一时心软,引发后续一系列的麻烦,不利己也不利娃,还有就是妈妈在前线奋斗,家人要后方支援,不能妈妈戒奶,奶奶心疼孙子,后续就喂上了。(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