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说的是胃吃饱,但现在很多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营养素摄入不足,这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机能下降、慢性病高发。
关于隐性饥饿,以下四点一定要知道:
1、瘦子比胖子更容易营养不良?
食物中只有脂肪和碳水吃多了会发胖,维生素及矿物质反而有助减重。因此,胖子不仅能量过剩,且更容易营养不良。
2、我不偏食挑食所以不会隐形饥饿
偏食挑食更容易热量超标,但不代表不偏食挑食就不会隐性饥饿,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今非昔比,长期少量缺乏也会出问题。
3、少吃或不吃米面和油就健康?
碳水和脂肪为人体供能,多和少都不行。但我们更缺乏帮助代谢的营养素。比如脂肪分解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4、除了过度节食,过度运动也会造成隐性饥饿
过度节食会引发代谢综合征,引起血糖和情绪的波动,导致皮肤和器官机能快速下降,还会破坏血脑屏障,另大脑退化性疾病更早发生……
而过度运动更容易带来运动损伤和机体炎症,也会因更多的营养素消耗导致隐性饥饿。
因为食物营养含量的下降和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现在人普遍处于隐性饥饿状态,以下几类人更要注意:
1、成长发育期儿童
此阶段儿童很多营养需求跟成人无异,但因为个人胃口和家长意识问题,很容易出现部分缺乏。
2、特殊时期人群
经期、孕期、更年期女性因为特殊需求很容易出现隐性饥饿。
3、高压力快节奏的白领人群
急急忙忙还不爱吃早餐的白领人群,在高压力之下基本上都处于隐性饥饿状态,还特别容易引发猝死。
4、慢性病患者
研究表明,70%以上的慢性病,都是“隐性饥饿”导致的。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处在“隐性饥饿”状态。
1、钙:腿抽筋、腰酸背疼,严重者可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还会导致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甚至高血压症。
2、维生素:比如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免疫系统,使机体对流感、麻疹等病毒的抵抗力变差。还会影响视神经,出现视疲劳、夜盲症。再比如B族维生素……
3、铁:缺铁会减少血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且会降低人的注意力。
4、锌:锌缺乏会使免疫力下降,对味觉影响也较大。会使人食量下降,造成面黄肌瘦。
1、饮食是基础
a.膳食金字塔
食物多样性是基础,这是健康的基础保障。具体请参考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b.根据自己情况优化
优蛋优脂低碳高纤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优质脂肪我们都很需要,控制碳水、选择慢碳、高纤、高维生素食物是绝大多数人应该去做的,不过具体情况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c.烹饪
过度烹饪会使食物中营养素大量流失。建议多用蒸煮等低温烹调,减少煎炸、烧烤,最大限度保留食物营养。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运动。
3、善用膳食补充剂
在一般手段无法达到补充标准时,可适当选择营养补充剂。比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特别是B族维生素)、蛋白质、卵磷脂、纤维素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