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棒!少年》就拿下了最佳纪录长片、观众选择荣誉奖。
01
暴躁的小主角之一
只要一说起棒球。
大多数人会想到《棒球英豪》,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万众瞩目。
这似乎看起来就是光鲜亮丽的,如果这样的生活谁能不羡慕?
在看过之后,,这原来和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几年前,导演看见这一群打棒球的孩子还以为他们是一群富家子弟。
但通过这部影片来看,恰恰相反,他们来自全国最困难的家庭。
他们要不是留守儿童,要不就是孤儿。
由他们组成了第一支全国公益的棒球队——
影片中的时限主要聚焦在两位小主角身上。
棒球少年马虎和小双。
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小少年,在棒球队中像两个不同的线,各自阐述那个年龄段的事。
小少年马虎,一看这个名,就不是好惹的。
马虎是那个基地最后进来的一批孩子,但他似乎一点都不显得别扭,一个大胆的小少年。
小小年纪,就懂得建立自己的老大权威。
竞技体育类的训练都需要遵从规则和服从,但是这个大胆的少年马虎似乎显得独特。
小小年纪,动不动就欺负队友,尤其是年龄最大的队长大宝。
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来争夺小领导人的权利。
这个生猛的小少年让训练基地的教练和老师尤为脑壳疼。
导演组跟拍着马虎回家乡探亲。
一走到家门口附近,一群人都在和他打招呼,一打听发现,马虎在家乡就没有不认识他的人。
从老师到同学,还记得老师见他的第一句居然是:“马虎,现在还吃粉笔不?”
在远处看着,他似乎就是这群人中的小老大,和旁人称兄道弟,好不熟练。
当队友都不想和他玩时,只见他拿一条安全带把自己和大白玩偶绑在一起。
谁想到在外人眼里天不怕地不怕的马虎居然不敢自己一个人睡觉。
好像,只有这样,他才不会掉下去,才不会睡得不好。
在有一个镜头中,游离在队外的马虎队镜头说:
“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一个流浪狗,就把我当做流浪狗吧。”
这个小少年眼睛里泪水不灵不灵的,其实让人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这样,
小小的孩子一生下,妈妈就走了,原因就是受不了家暴和贫穷。
爸爸也常年在外面打工,几乎不回家。
他虽然对妈妈没有什么印象,但他最想念的就是他妈妈。
他说:“我恨我爸爸,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我不恨我妈妈。”在棒球场外,他常常唱着这样一首歌。“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
02
温柔的小双
另一个主角小双,和马虎正好相反。
在这个棒球基地里,他是最安静、最忧郁的一个孩子。
教练说:“因为他有心事,就不阳光”
看似温柔的小双才是让教练最头疼的一个。
在这种需要激情的竞技赛场,需要更多的是进攻。
但小双的爸爸在他出生前就因脑溢血去世,妈妈生下他后也消失了。亲戚只好将小双和双胞胎哥哥送人,但别人嫌弃小双长得太瘦弱,只领走了哥哥。小双自己这样形容:“他们差点就把我埋了。”被接回家的小双辗转了好几个家庭,先是由大伯抚养,大伯去世后由大姑抚养,大姑去世了,二伯继续抚养他。
二伯近年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小双送到了棒球基地。
这样的经历给了他无比大的压力,在他自己看来,棒球是他唯一走出这里的机会。
年,强棒天使队受邀请前往美国比赛。当时胳膊带伤的小双和队友们尽全力打这场比赛,但还是输掉了。队友们抱在一起哭,哭得最厉害的是小双。一向凶猛的马虎,在这一刻也变得细心起来,他长大了。安慰小双:“老大,别哭了,下一次我们还有机会。”小双回答说:“你知道这么一次比赛多难得,对得起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吗?”“机会只有一次。”
棒球,没有出路。
电影的最后。小双站在村口的大树旁,叫山坡下的二伯:“二伯,你不能丢下我不管。”然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起来,这才是一个少年本来该有的样子啊。
03
希望和困境
在这两个少年的镜头下,有泪水也有欢笑,有困境也有希望。
影片中还有这样的呈现。
“管吃管住吗?——管!”,“管看病吗?——管!”,“不打不骂,顿顿有肉,养到18岁!——带走!”
除了这群孩子,总出现在镜头里的还有师爷张锦新。
从业40多年,曾带领中国少年棒球队获得4次世界冠军。
师爷曾说:“你们有的能进国家队,有的能进北京队、天津队,高中拿到全国前三名,还有的有机会免试上大学。”
这群一无所有的少年,有多少少年就是为了争命运的这口气。
在第一次出国比赛的少年,发现,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棒球场。
他们才知道,在很多地方,棒球是一项爱好,是一种很常见的一种运动。
纪录片里说:“建一个棒球场要几千万,就用了几年。”
他们的条件不如别人,棒球服的裤子擦破了,没事,里面还穿着秋裤。
常年,他们那双手因为经常训练的原因,手一到冬天就受冻伤。甚至由于早年因为贫穷而造成的营养不良,他们的身体素质通常比不上那些千挑万选的运动员。
但就是那种环境,他们也要咬牙坚持。
《棒!少年》记录的,仅仅只是棒球吗?看完这部影片。小编无法不被他们的坚持刺痛,也被他们的热血点燃。
热血拼搏的少年,希望他们一直坚持下去
他们必须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