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罪犯是疯子,是不正常的人,这一点好像已经成为共识。但研究者们通过一步步地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好像和大众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那么罪犯是如何养成的,是怎样走向犯罪的,罪犯的犯罪心理是怎样的,我们应当如何矫治犯罪行为?
一、
婴儿一出生,就想把自己和母亲联系在一起,为了生存,他必须对他的母亲感兴趣,借此发展自己动作的目标。
母亲通过和婴儿合作,不断训练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兴趣,把遗传带来的部分不断修正、训练,影响了孩子的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母亲对男孩和女孩施予同样的教育,让他们以为将来他们要从事完全相同的工作,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可取。
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出有技巧的母亲,我们必须让女孩子喜欢当母亲,把母亲的工作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假如人们把这种工作当作男人不做的低下工作,那么女人也必会反抗她们的工作。
事实上,决定孩子行为的,并不是他的经验,而是他从经验中获得的结论。问题少年和他的母亲的关系确实存在困难,但表现良好的儿童和自己的母亲之间同样存在困难。因此,我们无法断言营养不良的儿童一定会变成罪犯,我们还要看他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解释。
一个被母亲束缚在身边的孩子,一旦进入到一个他不熟悉的环境,麻烦就开始了。因为他的目标仍然是要和母亲在一起,他会想尽方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如果母亲的技巧不够的话,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成了被宠坏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改变情境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方向是一定的,疾病可能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地位和母亲同等重要。母亲是孩子第一个感兴趣的人,父亲是第二个,父亲的影响会在晚些时候起作用。
很多家庭都是父亲扮演了惩罚孩子的角色,而母亲总是不忍心责罚孩子,这是非常不幸的。第一,这会让母亲这个角色被孩子瞧不上,认为母亲的工作只是这些小事。第二,不利于孩子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父亲身上,更不利于以后转移到社会的其他人身上。如果父亲能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相处得很好,这对孩子的合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
在孩子面前,丈夫不应该对妻子的情感表现得太露骨。假如夫妻过分亲密,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地位降低了,他们会产生嫉妒心和竞争意识。
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解释与性有关的事情时,一定要注意,除了孩子希望知道并且在其发展阶段也能了解到的事物外,就不必一厢情愿地告诉他们太多的知识。我们需要做的,是取得他的信任,让他觉得他可以和我们合作。
也许父母很怕孩子从同伴处听来的有害的性知识,我们需要知道,在合作方面训练良好的孩子,是不会受到朋友谈论之害的。
一个家庭不应该过分强调金钱的价值。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个白手起家成为富翁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免于贫穷之苦,他去请教律师,说自己想让自己的十代子孙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他要怎么做?律师说到:“凭你的能力,你或许能做到,但是你可知道,你的第十代子孙每人身上的血统都来自五百多名祖先,这样,他们还算不算是你的子孙?”
这个事实是很明显的,不管我们为我们的子孙做些什么事,其实我们都是为整个社会而做的。我们无法脱离自己和种族的联系。
如果家庭中没有权威的存在,那么其中必定会有真正的合作。父亲和母亲都不应该在家中占有太突出的地位。因为父母很多时候很难不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