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肥胖更容易营养不良儿科医生建议,婴幼儿
TUhjnbcbe - 2025/1/25 18:10:00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本文经CC爸妈授权转载,原标题《一个月长8斤,娃终于喂胖了!老母亲乐开花,儿医却说要减肥?》,作者:C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假期已经一个月有余,习得十八般武艺的老母亲不在少数,然而最得意的非把娃养胖的那些莫属了!妈妈群里,一位宝妈谈起这个假期的“战果”,仿佛拿到奥运会金牌。

没想到,兴奋劲儿还没持续几天,前两天带娃去社区注射疫苗,量完身高、体重,儿医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却是:加强运动适当减肥,千万不能再这么吃了!医生说,虽然孩子现在看上去白白胖胖的,但并不健康,就像被“吹大”的气球,短期之内的体重暴增,会增加孩子心脏和各系统的负荷,如果继续这么胖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平时一心想给娃“增肥”的不在少数。尽管“婴幼儿肥胖”已经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来自权威机构的叮嘱也足够情真意切,但很多人依然认为小时候足够壮实才算是把根基打稳了,才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胖”这件事,无论搁在哪个年龄段,都是风险大于收益。宝宝肥胖的危害

No.1、小时候胖,长大更容易胖!

很多家长觉着“小时候胖点没什么,长大再瘦回去不就好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德国孕婴科学会研究表明,6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肥胖,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几率是14%;7岁的孩子肥胖,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几率是41%。

小时候胖,长大后胖的几率也会高。这是因为儿童时期的肥胖多为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即便长大后瘦下来,体内的脂肪数量也不会减少(除非抽脂),所以很容易导致再胖。相对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的肥胖,这种脂肪“数量”增加型的肥胖更难控制。

也就是说:那些长大了“喝水都长胖”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就胖,脂肪细胞本身就比别人多,即便瘦了,随便一吃就有可能又胖起来,因为基数在那摆着,细胞体积稍微一增大就很明显。所以小时候的肥胖,真没你想的那么无所谓,它奠定了孩子一生的体重基调啊。

No.2、胖宝宝更容易营养不良!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胖,一定就是营养好。殊不知,长得胖≠养得好,能量过剩≠营养过剩,胖和“营养好”“身体壮”没有一毛钱关系。

胖仅仅意味着孩子脂肪堆积过多,而不是营养吸收过多。甚至胖宝宝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强调肥胖和营养不良是并存的!

根据《年全球营养报告》,胖人的营养不良问题,比瘦人更严重。武汉曾经发表过一篇数据:武汉城市营养不良的儿童中,有70%都是小胖墩。

大多比较胖的孩子,除特殊情况(吃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吃得多。他们可能吃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进而减少了多样食物和营养的摄入,反而使人体所需的一些其他营养比如钙、铁、锌等,得不到足够补充。

有研究发现:胖宝宝普遍缺乏维生素D、也更容易缺锌。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而脂肪细胞会储存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胖宝宝血液中的维生素D不足。我们都知道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帮忙,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的宝宝更容易出现佝偻病,较大的儿童导致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同时,胖宝宝由于激素分泌的异常,会影响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等问题。

No.3、增加患病风险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成年后糖尿病的风险也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此外,胖宝宝也更容易免疫力低下、呼吸困难、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骼发育受影响(尤其体现在婴儿时期)、性早熟(女宝宝一定要格外注意)等。

No.4、影响心理健康!

回忆一下,当年班级里容易被嘲笑、被欺负的那个同学,是不是多半都是一个憨憨的胖子?没错,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因体形原因,也更容易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进而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味追求“胖!胖!胖!”的妈妈们,必须重视起来。

如何选对合适的参考标准?

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胖还是瘦?具体又有什么标准?

靠直觉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你研究过“参考指标”,就会发现,这里面也是一步一坑,而你,真的用对了吗?目前,关于宝宝生长所参考的曲线,常见的就是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简称,下同)标准、WHO(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下同)标准和国内标准。

CDC这套是根据美国的多民族的、多种喂养方式的婴儿的数据制作的;

WHO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经济发达地区,依据健康的、纯母乳喂养宝宝的数据制作而成;

国内标准则是根据国内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而制定的。

简单来讲,这三个标准一个比一个高。夸张点说,你用CDC测量发育正常的宝宝,到WHO可能会发育迟缓,到国内可能直接就发育不良了。同样,一个超标的宝宝可能按国内标准来看却是正常,中国儿童的整体发育情况已经往胖的方向偏移了。我们来具体看下国内标准和WHO的差异,以体重为例。《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体重参考值如下:

△中国的女孩体重参考值(kg)

△中国的男孩体重参考值(kg)再看WHO0-5岁体重参考值:

△WHO的女孩0-24个月的体重参考值(kg)

△WHO的男孩0-24个月的体重参考值(kg)WHO的图表里,左边的“Months”列对应的是月龄数,“Median”列对应的是国内图标里的“中位数”也就是理论上的“标准值”。拿DD满5个月的体重7.35kg为例。可以看到,男孩5个月时,WHO的中位数是7.5kg,而国内此月份的体重是8kg,仅5个月就差出0.5kg,整一斤!如果是新手妈妈,就问你焦不焦虑?

仅半年时间,咱们的宝宝就比经济发达地区、健康的、纯母乳宝宝重了近1斤!再看女孩,12个月时,WHO的中位数是8.9kg,国内的是9.4kg,差距依然有0.5kg。可见,国内标准明显比WHO的标准偏高,而且并非小数值。

最终还是建议大家参考WHO的标准。当然,作为目前为止全世界应用最多,最被认可的生长发育参考标准——WHO的儿童生长参考标准也不完美。因为它的数据收集并非随机,而是挑选了生长发育特别好的纯母乳喂养宝宝,所以不能代表普遍的人群水平。美国疾控中心(CDC)就曾指出,WHO的整体水平偏高,并建议,0-2岁用WHO标准,2岁以上用CDC标准。PS:CDC和WHO生长曲线的电子版我都给大家找来啦!包括了男孩/女孩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2岁之后BMI的测量标准。(下面展示了部分,完整清晰PDF可打印版在后台回复生长曲线即可下载。)WHO部分参考曲线:

△WHO女孩0-24个月身长、体重曲线表

△WHO男孩0-24个月身长、体重曲线表CDC部分参考曲线:

△CDC女孩2-20岁身高、体重曲线表

△CDC男孩2-20岁身高、体重曲线表如果宝宝参考WHO标准也一直偏低,依然不用过于担心,毕竟WHO标准的测评人群是经济发达地区、健康的、纯母乳喂养宝宝,妈妈们可以综合CDC一起参考。比如我家DD的生长曲线,根据WHO标准,他的体重曲线是这样的:

而根据CDC的标准,他的体重曲线是这样的:

还拿DD第5个月的体重7.35kg为例。根据WHO的标准,它是低于平均线的,但是根据CDC的标准,就正好在平均线上。养娃路上,很多娃已经超标,而妈妈却不自知;更有很多妈妈为娃不达标而焦虑。

事实上,选对参考标准,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这些麻烦,否则就有可能在“坑娃没商量”的路上越走越远。除此之外,看生长曲线的时候,不要只盯着最中间那条标准线看,实际上宝宝的发育曲线只要沿着其中一条曲线增长就没问题,除了看位置也要看走势,具体的如果大家有需要改天我单写。

CC爸妈,原创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胖更容易营养不良儿科医生建议,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