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通过平衡水、电解质、蛋白质、酸碱等物质代谢,实现机体内环境稳定。此外,肾脏还能合成肾素、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协助推荐血压等。许多肾病早期多无或仅有少许临床症状,需要肾功能经常给予辅助。
功能下降的症状表现#肾功能#下降的表现有精神不振乏力、尿量减少、水肿(脸部、双下肢浮肿)、高血压、活动耐量下降,当排毒功能下降时出现体内毒素增高,从而导致恶心、纳差、呕吐、皮肤瘙痒等全身其它系统症状。随着疾病进一步进展,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病人可能会出现尿毒症相关症状以及表现,各个系统都可以受到累及,大致分析如下:
1、精神不振乏力
当肾功能不好时,患者会出现贫血、肌酐升高等情况,从而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
2、恶心呕吐
人体肾功能下降时,代谢功能减弱,体内的有害物质可能会积聚,血中肌酐尿素氮会升高,对胃肠道黏膜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身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食欲下降、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
3、排尿量异常
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数为5-8次,尿量在ml左右,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排尿的次数和尿量都会减少。
排尿量异常4、腰痛
患者如果没有存在腰椎疾病的情况下,却频繁出现腰痛的现象,多考虑是和肾脏功能下降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在急性肾病发作时,不一致会有激烈的疼痛感。
5、酸碱失衡
病人还可以出现电解质紊乱,可以有高钾血症,还可以出现酸碱失衡,机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6、血压升高
由于肾脏具有代谢作用,若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影响代谢功能,从而造成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7、身体浮肿
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导致水分和钠离子代谢紊乱,易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浮肿,多见于眼皮和双下肢浮肿。
能够引起肾功能下降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有短期内大量应用了肾毒性的药物,或者是得了横纹肌溶解征,也有慢性的肾脏疾病对肾脏的逐渐的损伤,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做血肌酐化验检查、彩超检查、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等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到尿毒症,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做好日常生活的预防。
在饮食方面尽量选择吃清淡、富含维生素和少量优质蛋白质的饮食,尽量不吃腌制食物、卤制食物等高盐食物,不吃油炸油煎的食物、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过量的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重病情,另外也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可溶性纤维素的食物,如米糠,燕麦等等。
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不要熬夜,尽量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要服用肾毒性药物,注意充分休息,提供身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