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酿酒历史渊源久远,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离历史了。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人际交往增多等因素,喝酒的人日益增多。饮酒当适量或者少量,切忌滥饮暴饮。然而,人们对饮酒与健康的科学知识了解的不全面,过量饮酒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对其健康、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适量饮酒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饮酒对健康来讲,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而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如过量饮酒,酒精可抑制小肠粘膜酶活性,减少营养素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还会损伤肝脏、胰腺、肠胃道,造成脂肪肝、肝硬化、食道及胃肠黏膜萎缩、胰腺炎等,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导致酒精中毒危及生命,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安定都带来危害。而适量饮酒可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防治感冒等。科学饮酒对于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过量饮酒对人体的危害
肝脏酒精的解毒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的,大约90%-95%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饮酒对肝脏的损害特别大,酒精能损害肝细胞,引起脂肪肝、酒因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可导致肝癌。
消化系统的损害酒精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粘膜充血、水肿,导致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甚至导致某些消化系统癌症。
对中枢系统造成不良影响酒中的酒精能麻痹和刺激人的神经,使其受到抑制或兴奋而失去正常功能,影响脏腑的协调运行。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脑细胞受损,造成头脑不清,智力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办事能力下降。
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酒精不仅对生殖细胞有毒害作用,还有可能造成孕妇流产、胎儿先天性畸形和智力低下。
诱发事故和暴力行为酒精能使人失去自控能力,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全国每年的交通肇事案约有0%。长期饮酒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处于慢性乙醇中毒状态,甚至有可能出现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伤人毁物的情况。
适量饮酒好处
促进睡眠适量饮酒可放松心情利于睡眠酒精进入人体,能引起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使大脑兴奋,疲劳感消失,使人产生欣快感、可放松情绪、宣情畅意、帮助睡眠。
可防治疾病葡萄酒预防胆结石和治疗感冒;啤酒可以帮助治疗神经衰弱、脚气病等。
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葡萄酒里含有烟酸和肌醇可以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防止冠状动脉的病变。饮用适量红葡萄酒,可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硬化。
可化食健胃、消暑散热果酒有它的营养学价值,山楂酒就是消暑、健脾、开胃的特效果酒;各类啤酒都是夏季理想的冷饮、消暑佳品。
可提高药效中医药用酒一般都是白酒和黄酒。在中医许多方子中,用酒冲服中药或用酒煎服中药,还有浸制的各种药酒,就是利用酒的这种功效提高药效和疗效。
如何科学饮酒?
饮酒的量适度饮酒,每日不超过2两为佳,多喝不利于健康。考虑到个体差异,一般应以全身微热为度,根据个人的酒量进行浮动、如此刚好能充分发挥血管扩张,加速循环作用,而酒精其他的不良作用则降到最低限度。
饮酒前先吃一些食物、喝牛奶,空腹喝酒对胃粘膜有所损害
饮酒时最好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高蛋白质,如贝类、虾、蟹、鱼、豆制品、绿叶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B族的动物肝脏等,以提高机体对酒精的解毒能力。不宜与碳酸饮料、咖啡、同饮,多喝果汁和汤水,以利于中和酒精并尽快随尿排出。
饮酒后人体内的血糖值下降,使人产生虚脱感,因此,酒后宜饮蜂蜜水或白糖水,不宜饮茶,以免肾脏受到损伤降低肾脏功能,若酒醉后饮茶,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最好吃点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为宜。
饮酒的种类选择首选红葡萄酒,黄酒次之,啤酒也还可以,白酒是对肝损害最重的酒类,尽量不喝或少喝。喝酒时一次最好只喝一种酒,不要将白酒、啤酒、果酒、青酒、威士忌等混合饮用,这样容易造成“伤酒”。
不宜饮酒人群
青少年直接刺激垂体,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激素调节
孕妇因酒精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胎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与母体相等,所以,造成死胎、流产和各种畸形多见。
身体健康不佳者如患有心、肺、肝、肾疾病者易造成较重中毒,最好不饮酒;另外,因啤酒本身含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6],尿酸高的人不宜大量饮啤酒,以减少痛风症的发作。
服某种药物酒精如与巴比妥盐类或吗啡类同服,即使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亦较危险,所以如服巴比妥盐类或吗啡类药,同时不应饮酒。
酒精禁忌者有的人对酒精过敏,饮酒后会出现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出冷汗等明显不良症状。
解酒方法
咖啡和浓茶解酒并不合适,喝咖啡和浓茶能够提高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有醒酒作用。咖啡和茶碱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与酒精兴奋心脏的作用相加,可加重心脏负担;还有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建议喝些果汁、绿豆汤。生吃梨子,西瓜、荸荠、橘子之类的水果来解酒更好。
长期过量饮酒弊多利少,适量饮酒才能保持健康,否则不如不喝。有的人喜欢喝酒,这一行为本身没错,应当约束自己,适量饮酒、科学饮酒,如此才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