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小说买来的女人下
TUhjnbcbe - 2024/12/31 18:41:00
白癜风专家祛白季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124/6669952.html

文/杨敏

全文共字

分上、中、下三篇发表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小说:买来的媳妇(上)

(推荐阅读)小说:买来的媳妇(中)

此文系下篇。

转眼好日子就到了,天不亮,牛二就把院子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无比干净,又摸出水桶,在冬日的薄雾里一趟趟往返于水井和家里,直到把院子里的几口水缸都挑满了水,太阳才慵懒地挣扎出灰蒙蒙的云彩,红彤彤的,和喜房门头上的那块喜布争俏。

院子外边的荆棘丛里,麻雀也随着太阳的升起,扑棱棱地开始上蹿下跳,牛二痴呆呆地看着那些麻雀,仿佛看到了是自己家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崽子,不由得就乐得咧开了嘴巴。

今天请的客人并不多,他们弟兄两个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招待其他亲戚朋友了。

牛二的十年牢狱,两手空空回来,弟兄两个所有的财产,只有这五间房屋和老娘临死留给弟兄俩的一对银手镯,手镯已作为定情信物给了七叶。

这五间房子,牛旺一家四口住着正屋三间,两间厢房留给了牛二。可是这两间厢房目前也不属于牛二了,嫂子改花之所以能从娘家拿到钱给牛二买媳妇,就是因为这两间厢房抵押给了牛旺。

也不是牛旺趁火打劫,毕竟他也有自己一大家子要养,牛二当年蹲进去,父母看病借的一屁股债,到如今还没还完呢,如果没有说辞,怎么能过得了媳妇那关?拿不来钱,牛二也就娶不了媳妇。

牛旺也说了,房子虽然抵给了我,你尽管住着,啥时候你有能力了,有了自己的房子了,你再搬走,我决不会撵你的。

此话足以让牛二红了眼眶,他知道哥哥付出的太多了,这十年来,哥哥哪敢偷懒半分,一家人吃糠咽菜省出钱来还债,嫂嫂怀着孩子也是营养不良,脸色苍白。

嫂子拖着笨重的身子去娘家借钱的那天,牛二蜷缩着一米八的大个子,在父亲母亲的坟前烧了一天的纸。

干净的院子里迎来的第一个客人是村里掌勺的朱海。朱海好吃懒做,从不下地干活,唯独对吃研究颇多,白天揣个弹弓打麻雀,打老鼠,打野鸡,夜里下夹子,逮兔子,逮獾,逮刺猬……烹饪这些野味,朱海很有一套,凡是经了他的手做出来,香气四溢,谁吃了都拍案叫绝。可惜,他就一个字,懒,一般人是请不到他的,如果不是牛旺救了他媳妇珊珊,让他躲了牢狱之灾,凭牛家的穷样,他宁愿睡懒觉也不来。

牛二家的席面很小,只有一桌,也真犯不着去镇上请专门做菜的师傅,这能把朱海请来,也太合适了。

紧接着朱氏也到了,择菜洗菜,擦桌子搬凳子,打扮新娘子,忙前忙后的,跟自己家办喜事一样尽心尽力。

七叶并不在乎婚礼的热闹程度,事实上,目前的情况也不是她自己说了算的,还不如做个大度的女子,随遇而安,也好给自己和牛二一个好的开端。

这几天的相处,七叶已没有刚见到牛二时的局促不安,趁着来吃酒席的人还没到,她又短又胖的胳膊环着牛二瘦得麻秆一样的腰,轻轻摇晃做撒娇状,牛二瞬间骨头都酥了,他伸出两只又细又长的大手,捧着七叶的脸,想亲吻那圆润又红扑扑的脸蛋,只是两个人的身高差有点大,重心后移,牛二一下子跌坐在床上,七叶前倾的身体被带动着趴在牛二的身上,两人以最亲密的姿势贴在一起,空气里暧昧的密度迅速上升。

七叶在牛二家的这些天,牛二并没有越矩行为,只是在教七叶说一些本地方言,并努力用七叶听得懂的话跟她交流情感,牛二知道自己比七叶大上足足一轮,自己的条件又如此贫寒,他真怕将来有一天七叶会离他而去,到那个时候,自己损失的不单单是钱财,还有自己所有的感情。直到经过无数日夜磕磕巴巴的长谈,牛二感觉七叶已接纳了他之后,才找人选了黄道吉日,也算表示一下自己对这段感情的认真态度。

正当两人把持不住热吻的时候,院里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响起,牛二尴尬地起身隔着窗户看向外面,一丝潮红隐隐显在黑红的脸庞和耳廓下,还好,并不显眼,七叶原本就红扑扑的脸更红了,好似那八月的红石榴。

来人是村长一干人,带着贺礼前来祝贺,牛二连忙出来把宾客迎进正屋,端茶倒水热情招待,村支书把贺礼递上,有印着红喜字的搪瓷脸盆,有印着鸳鸯的红暖瓶,还有一对大红的纯棉毛巾。随后,其他宾客也陆陆续续到来,婚礼没有大办,请来的除了村里干部就是几个处得好一点的邻居,两张借来的大方桌拼到一起,所有宾客都坐下也松松散散的,不算拥挤。

朱海的手艺真不是盖的,一道道极其简单的食材被他妙手生花,色香味俱佳,酒过三巡,朱东升端起酒杯朝朱海碰了一个酒,另一条胳膊搭上朱海的肩膀,嘴里还吧嗒吧嗒嚼着泥鳅干,舌头打着卷说道:“再过半个月,你去我家掌一次勺,拿出你的绝活,只要来客吃的满意,给你这个。”说完,村长伸出五个指头。

大家哈哈大笑,齐问朱东升,这五个指头是不是代表一巴掌,可别把朱海给吓跑啊。一时间,酒桌上气氛更加热烈。朱海唯唯诺诺点头答应,又问朱东升因何办酒宴。

朱东升端起酒杯“吱溜”一声喝完,才喜滋滋地对大家说:“前些日子,和朱矛根去了一趟上海,抱回来了两个娃娃,再过半个月,娃娃就满月了,我想办一桌酒席,请乡里几个管事的,给孩子下个户口。”

朱矛根娶的媳妇有点憨憨的,脑子缺根筋,结婚很多年也没有孩子,朱矛根就跟朱东升一合计,两人奔赴上海抱回来两个男娃。

谁知,回来第二天,朱东升的媳妇到朱矛根家里看了看他们家的娃娃,回去不乐意了,骂朱东升抱的不如朱矛根抱的娃娃皮肤白,逼着他去把两个娃娃调换调换。

朱东升哪敢不从,只好抱着自家的娃娃去换了朱矛根家的那个娃娃回来。

朱矛根也没啥不乐意的,只养了一天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婴儿,只要是带把的,哪个都一样,黑点白点也无所谓,再说这个娃娃虽然黑点,眼睛却滴溜溜地转,可爱得很,不然朱东升当时也不会选这个娃娃。再说,人家毕竟是村长,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得罪他。

从此,两家都有了男娃,再不用背着“绝户头”这个称呼了,只等下了户口就算皆大欢喜了。

答应了村长的邀请后,朱海免不了心情倍爽,再加上他本就是嗜酒如命之徒,小酒一杯接一杯,酒席未散,他就出溜到桌子底下了。牛二连忙带着一包花生、喜糖,和另一个邻居左右搀扶着把朱海送到了家里。

朱海媳妇珊珊并没在家,他老娘抱着小孙女,说珊珊去河里洗衣服去了,安顿好了朱海,两个人就回了酒桌上继续和村委会的几个人推杯换盏。

新婚之夜,牛二和七叶两个人自然是激情澎湃,牛二干旱了三十多年的身体喜逢甘露,只折腾到凌晨才疲惫地拥着软绵绵的七叶入睡。

第二天,灰蒙蒙的天空又零星飘起了雪花,轻巧巧地挂在树枝上、扑在土地上,薄薄的、松软的白絮,无声地装扮着寂静又贫寒的小山村。此时的牛二依然沉睡,做着一个甜甜蜜蜜的美梦,忽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老妇人骂他杀了人,他不停地解释,老妇人不停地骂……

终于,嘈杂声太大,牛二醒来,他发现这不是梦,骂声真真切切就在自己家门外,牛旺和牛二慌里慌张穿上衣服打开院门,朱海的娘坐在门口的石头上正在嚎啕大哭,嘴里喊着要让牛家弟兄俩兑命的话,远处还有几个向这边张望的人。

牛家弟兄俩一脸懵逼,问了半天才知道朱海死了,他老娘怀疑是昨天喝了他家假酒,导致朱海中毒而死,前来讨个说法。

这突如其来的祸事,直接把牛家弟兄俩炸得脑瓜嗡嗡作响,朱秋山走过来悄悄地对牛旺说:“你们找几个人一起去朱海家先看看,让老二赶紧去镇上报警吧,这事可不是你们吵吵就能说清楚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牛家弟兄俩赶快喊来几个邻居向着朱海家里奔去。

警察来了,带着法医。警察又走了,带走了牛旺、牛二和朱海的媳妇珊珊。

消息传到村里,牛旺媳妇改花一着急就从门里摔出了门外,身下洇出了大片鲜血,吓得七叶叽哩哇啦大喊大叫,抱又抱不动,抬又没人抬的。

朱大婶子听到这边七叶的叫声,一溜小跑来到院里,见此情景来不及多说,从柴房里搬出板车轮子,放到竖在墙根的板车下,慢慢把板车躺到轮子上,让七叶拿了一床褥子铺在板车厢里,两手架住改花的胳肢窝,七叶连忙抬起改花的腿,两人稳稳地把改花放在车厢里,朱大婶子这一番动作,连累带急的,额头密密麻麻出了一层汗,毕竟年纪大了,腿有点发软拉不住车。

“改花,你坚持住,医院,啊。”朱大婶子轻声对改花说道。她又转过脸对七叶交代,你先扶着车杆别动,我去喊你叔来,咱俩弄不动这辆车子的。说完跑出院门隔着墙头朝自家喊道:“当家的,当家的,快点来,出大事了。”

等朱大婶子气喘吁吁也赶到乡卫生院的时候,改花已被送进了手术室,幸亏七叶和朱秋山腿脚麻利,两人拉着板车奔了几里医院,为医生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不多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母子平安。

朱海的死因并不难查,根本与喝酒无关,牛旺和牛二两个人自然也就没事,调查审讯后就放了出来,出了派出所的大门,弟兄俩谁也不说话,默默地向着朱家庄的方向走着。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懦懦弱弱的珊珊怎么就一下子借来了胆,把朱海给毒死了。

朱海的灵柩在家已经停了三天了,仍没有出殡,按村里的规矩,寿终正寝的老人,除非天气炎热,大多都是在家停放五天、七天或九天,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亲戚朋友们吊唁,给孝子们多几天的陪伴。

朱海不同,年纪轻轻的,死于非命,母亲又尚且健在,如果不是警察验尸,当天就该入土为安。可这一拖就拖到第三天,村里的人都来帮忙出殡下葬,朱海的母亲却哭得不撒手,不让出殡。

她拖着长长的哭腔哀号:“俺那可怜的儿啊,没人给你摔老锅……我滴儿啊,你死得好冤啊……”

朱家几个姐妹谁也劝不住她们的老母亲,只能去找来村长朱东升。朱东升了解了一下情况,对朱海二姐说:“你们村的那个周福纪,你知道吧?”

朱海二姐忙点头说:“知道,知道,他跟你老岳父家还是同宗呢,我知道他家孩子们多,可总不能借来一个给朱海摔老锅吧?”

“对,就是借一个。”朱东升一屁股坐在朱海娘的旁边,朱海娘也止住了哭声,疑惑地等着朱东升继续说下去。朱东升沉默了几秒后,开口说道:“早年,周福纪媳妇结婚多年没有过生育,后来领养了一个男孩,刚开始,周家媳妇也待男孩如亲生子,百般宠爱,谁知道第二年,周福纪媳妇就生了个男孩,然后就刹不住车了,居然生了个三胞胎,连领养的那个男孩,家里就有了五个孩子,吃穿用度把周福纪两口子愁得唉声叹气,他媳妇更是虐待那个男孩,有吃尽着自己的孩子吃,透出要把男孩送回去的意思,可又心疼路费。”

朱海二姐恍然大悟道:“叔,你的意思是我们把那个男孩领过来,过继给朱海,这样朱海也算有后了。”

朱海五姐抱着不满周岁的小侄女,一脸惊诧地看着二姐说道:“二姐说什么呢,我抱着的这妮妮不是朱海的后吗?她可是我哥嫡亲嫡亲的骨血。”

“你知道个屁,闺女迟早要嫁人,以后只能是一门亲戚,哪里能守家立业,上个坟都是不允许的。”朱海娘朝着五闺女埋怨一顿,转头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手绢,展开拿出一沓皱巴巴的纸币递给朱东升,说道:“东升,你和二妞她男人带上这些,这周家和你沾点亲,你出面把那个孩子给我带来,钱不够我再想办法,一定要有人给朱海摔老锅,我才能安心。”

朱东升接过钱数了数,和朱海二姐夫蹬上自行车就朝石沟村赶去。错过了今天出殡的时间,就只能在家再等到第五天了。

果然如朱东升所料,周福纪夫妇没有半点犹豫,接过钱,痛快地同意了把孩子送走,那个五岁的男孩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茫然地看着他喊了几年爹娘的两个人,心里没有半分不舍,可未来的路是不是会比在爹娘身边好呢?现在已经快饿死了,再差能差到哪呢?想到这里,男孩没有反抗,顺从地被朱东升抱在自行车后座,屁股被后座的铁架硌得生疼,男孩咬着牙一声不吭,受尽颠簸之苦赶在朱海出殡之前到达。

朱海的娘对这个男孩非常满意,三下五除二撕了几条白布,裹在男孩头上和腰间,又交给男孩一根高高的引魂幡,引魂幡上的压食罐使得男孩瘦弱的双臂根本举不直,牛二连忙上前帮男孩撑起。

随着管事老人的一声高喊——“起灵”,棺材周围哭声震天,牛二帮着男孩高高举起老锅,手一松,锅摔得稀碎,锅里的冥钱灰散落一地,送葬的队伍在哭声中出发了。

经过了朱海的这一场变故,牛二和七叶之间好像总有那么一点隔阂,七叶敏感的内心藏起了委屈,开始跟着朱氏学习纺纱织布的手艺。蜀南穷地方长大的姑娘,本也心灵手巧,没多久就能独自一人伺弄一机工艺复杂的手工棉布。

安稳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三年过去,牛二家的儿子已经牙牙学语了,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牛二兴奋地抱着儿子转起了圈圈,七叶顿时红了眼眶。

晚上,七叶极为温柔地与牛二温存后,趁着他心情好,提出了中秋节想要回娘家看看的想法。牛二思索良久,答应陪她一同回阔别已久的大凉山,前提是不能带着孩子一起去,怕孩子晕车。随后的几天里,七叶的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掩藏着内心的雀跃,她怕牛二会忽然改变决定。

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春,牛二就搬出了哥哥的院子,住到了破旧的祖宅,用打零工赚的钱买了几只猪崽子,养在院子里。经过两口子废寝忘食地日夜操劳,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百余头大大小小的猪秧子。祖宅旁边的乱石堆建了宽敞的猪舍,破旧得几乎坍塌的祖宅翻新成三间红砖房。

这个时候,以他们家的条件,在村里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富裕了,出趟远门到蜀南也不再是难事,可牛二还是心有所虑,到时候万一七叶不愿回来了咋办?就算七叶愿意回来,她父母不让回来咋办?临中秋节的日子愈来愈近,牛二焦急地去找哥哥牛旺商量怎么办,

旁观者清,牛旺很快就出了个主意,让他俩托人先把结婚证补办了,顺便把孩子的户口也下了,七叶多年没有音信,当地早没了她的户口,她的父母就没有理由把户口在我们这的人扣留在他们家。

一切安排妥当,孩子交给了哥嫂代养,猪舍有雇来的工人喂养,牛二和七叶揣着厚厚的钞票,带着贵重的礼品,还有自己亲手纺织的棉布床单,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娘家。

一大家子人看到了失而复得的闺女,个个都嚎啕大哭,他们只听那个混账侄子说七叶走丢了,可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姐妹众多,哪有余钱当路费去寻找她?渐渐就把七叶抛在脑后了。

这忽然七叶回来了,还体体面面的,竟比当初在家时还要水嫩、漂亮,一声“爹”“娘”瞬间把遗忘的亲情感找回,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怎么能不悲喜交加呢?

众人哭过后才细细询问,得知七叶过得挺好,成了村里数得着的富裕户,还学会了他们这没有的纺织技术,姐姐妹妹抚摸着七叶亲手织的床单,个个羡慕无比。

七叶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大家都看得清楚,因此,也并没有为难这个毛脚女婿,反而待作了座上宾。得知小外甥都会呀呀说话了,七叶母亲抽噎着问牛二:“怎么没把孩子也带来,是不是怕我们扣留他们母子?”

牛二尴尬地回答:“哪里,孩子太小,怕受不了颠簸之苦,等过几年,我一定带他来看看你们。”众人又是一番唏嘘不已,诉不完的相思情别离苦。

小住几日,七叶终是挂念孩子和猪崽,不得不向父母辞别。母亲抹着眼泪问七叶:“你这一走,几时才能再来?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了?”

七叶听了这揪心的问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牛二也跟着跪在地上向二老保证:“爹,娘,以后每年我都会带七叶回来看你们的,再带上孩子,请你们放心吧。”

七叶父亲叹了口气道:“女娃就是地丁(蒲公英)命,长大了就会随风漂泊,有的落在薄瘠荒凉之地,有的落在肥沃良田,能不能生根发芽全在命啊!”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纵然万般不舍,七叶还是跟着牛二回到了朱家庄,这里有她的家,有她的爱人和孩子,还有她的未来……

——完结——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小说买来的女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