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想死,你带我回家吧。”
年,身患白血病的佘艳眼含热泪地对养父佘仕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因为她知道高昂的医疗费不是家庭可以承担的。为了不拖累养父,只有8岁却格外懂事的女孩决定自愿放弃治疗。
佘艳死后,她的墓碑上刻了6个字:我来过,我很乖。正如这句话一般,她的事迹让全国人民感到心疼,可佘艳却还给世界最后一份温暖——她一笔一划写下的遗书。
佘艳和养父
84岁的导演谢晋知道此事后,特意到佘艳的墓前三鞠躬,这位以严厉出名的导演少见的落泪了,他决意把佘艳的事迹拍成电影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香港著名演员曾志伟对扮演小女孩的养父很感兴趣,演员宋春丽表示愿意加盟此剧,相声演员牛群推荐了一个很不错的小女孩扮演者。
虽然谢晋导演在剧组刚成立就突然离世了,但这部名为《天堂的张望》的电影还是在年顺利上映了。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没有技法的电影却让人感动到飙泪,因为其表达的感情真挚而热烈,每个看过的人都为这个小女孩的勇气而热泪盈眶。尤其是女孩留下的遗书,更是让人相信这世间仍留存着美好的人。
那么,佘艳的遗书到底写了什么?
中年汉子捡到女婴
在四川省永兴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的农民佘仕友。因为家庭贫困,又住在偏远地区,他一直没能成功讨上老婆。看到同龄人的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佘仕友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11月30日,佘仕友早起去镇里赶集。他挑着扁担走在山间泥泞的路上,突然听到不远处的草丛里传来像小猫一样的叫声。佘仕友被这声音吸引注意力,驻足仔细听。
可越听越不对劲,这不像是小动物的声音,反而像是婴儿的嘤咛声。佘仕友赶忙扒开草丛,一眼就看见了一个不停哭喊的女婴。她身上只有一块破布,浑身被冻得发红。佘仕友下意识地把女婴抱起起来,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
而后,他看见破布里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农历10月20日”。看来这个小女孩是被抛弃了,卡片上的日期就是她的出生日期。
他朝着四周观望,却没看见一个人影。佘仕友叹了一口气,准备把女婴重新放回地上。毕竟他家里也困难,如果他真的把这个女婴抱回家,恐怕以后就真的没钱讨媳妇了。
虽然佘仕友心地善良希望小女孩能继续活下去,但他也要考虑自己。最终,在理智和感性的不断拉扯下,他还是决定放弃女婴。
可是佘仕友刚把女婴放在地上,她就开始嚎啕大哭,听得他揪心又难受。停留了几秒钟后,佘仕友还是扭头走了,他挑起扁担继续前往集镇。
然而刚走两步,他就猛然摔下扁担,像闪电一样冲到女婴身边并把她抱起来。佘仕友抚摸着孩子的脸颊,深情地对她说道:“家里穷,以后别怪我对你不好,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吧。”
回去之后,他先跑到邻居家借了几勺奶粉。家里没有奶瓶,他就用一个小碗冲泡,尝了温度后,仔细的一点点喂给饿得啼哭的小女婴。
吃饱喝足后,她渐渐被困意席卷,没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看着女婴被冻得开裂的脸颊,佘仕友心里五味杂陈。他既为自己有了孩子而感到开心,又为日后贫苦的生活担忧。
思虑良久后,佘仕友最终决定放下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既然他已经把女孩儿捡回来了,就要一辈子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养育。佘仕友女孩儿起名为佘艳,希望她往后的人生像花儿一样灿烂。
有了女儿以后,佘仕友就经常往有孩子的家庭跑,向他们取育儿经。但他也是第一次养孩子,一听到佘艳的哭声就忘了该怎么办,总是手忙脚乱的。
并且由于家庭困难,佘仕友买不起奶粉,他只能把米粥熬成糊状再一点一点小心地喂给女儿。
没有充足的营养,小佘艳缺少抵抗力总是生病,虽然她都顽强地扛了过来,却也因此落下了病根,身体十分虚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佘艳开始学习爬行、走路、说话,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这声稚嫩地“爸爸”就像一束光照进了佘仕友的心里,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佘艳
刚长到5岁,佘艳就开始干家务活。爸爸在外种地,她就去田野间割猪草,把家里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临近饭点,佘艳吃力地搬起小板凳走进厨房做饭。她站在凳子上,用瘦弱的小手困难地翻炒着锅里的白菜。
他们家太穷了,白饭配咸菜是家常便饭。佘艳最期待的时刻,就是爸爸每次卖完竹篓带回来一包一块钱的方便面,那是她认为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
进入小学以后,佘艳经常热心助人,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佘艳唯一的心愿就是考到班里第一名,她要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父亲。努力没有辜负她的期待,佘艳在期末考试考到了班级前几名。
她拿着奖状奔跑回家,高高地举在头顶展示给爸爸看。佘仕友笑出一口牙,夸赞女儿聪明,然后把她举起来转圈圈,破旧的房子里回荡着父女两人的欢笑声。
可渐渐地,佘艳发现了一个问题。每次放学,别的同学都有妈妈来接,可她只能自己独自回家。
佘艳虽然年纪小,但她知道这是为什么,懂事的她选择把委屈和难过埋在心里,没有因为这些事让爸爸感到苦恼。
佘艳和佘仕友
突发白血病,爸爸到处借钱
体育课上,佘艳因为营养不良,跑步时跟不上其他同学。她努力地迈着双腿往前奔跑,却不小心摔倒在地上,鼻血顿时涌了出来。
体育老师立马上前把佘艳扶起来,为她擦拭鼻血和拍干净身上的灰尘后,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在长身体,营养跟不上怎么能行?回家跟你爸爸说,让他买些牛奶和肉给你补一补。”
佘艳懂事地点点头,感谢老师对她的关心。但是回到家后,只字不提老师的嘱咐。她太了解这个家庭过得有多困难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将它破坏。
佘艳没有幻想过上好日子,只要能让她和爸爸在一起,哪怕吃一辈子的咸菜她都愿意。
佘艳
可是人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自从佘艳在体育课上摔倒后,她就隔三差五地流鼻血。佘仕友看见了也没想太多,只教她把头往后仰,这样就不会继续流血了。
刚开始这个办法还管用,鼻血几分钟内就能遏制住,所以父女二人都没把事情往坏处想。
然而在年的一个早晨,佘艳又流鼻血了,不断滴落的鲜血把一盆的水都血染成了红色。她觉得头有点晕,害怕地喊了声“爸爸”。
佘仕友赶紧跑过来,双手捧住女儿的脸高高抬起,但鼻血还是奔涌不止。他心里有些慌乱,抱上女儿跑到镇上的卫生所。
医生准备先给她打一剂止血针,可撩开胳膊上的衣袖后却发现上面布满了小红点。医生又赶忙她的撩起裤腿,看见了同样的情况。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让佘仕友医院看看。
医院里病人很多,大家都老实地排着队,佘仕友急得满头大汗却不好意思插队。佘艳的鼻血还在不停地往下滴落,她担心弄脏地板,专门用垃圾桶接鼻血。好在医生看见佘艳的情况严重就让她先行治疗。
佘艳
女儿被带进诊疗室,佘仕友则担心地在门外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医生却没有传来一丝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走廊上转来转去。
半个小时后,一个护士脸色沉重地推开了门,佘仕友赶忙凑上去问孩子的情况。
看着眼前这个沧桑的汉子,护士忍不住叹了口气,同情地说:“小朋友得了急性白血病,需要尽快做手术,基本费用在30万左右。而且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病不是那么好治的。”
30万,对于佘仕友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价数字,他从出生至今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但为了救女儿,无论需要多少钱,他都不会放弃。
佘艳
办理好住院手续后,佘仕友把妹妹叫来照顾女儿,他自己则回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敲门借钱。
因为佘艳总是帮村里人干活,大家都愿意在她有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还有老人把买棺材本的钱都全拿了出来,这让佘仕友十分感动。
可借遍了几个村,他只凑到1万。在30万的手术费面前,这些钱只是九牛一毛。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尊严在女儿的性命面前分文不值,为了借钱,他跪在村里的首富面前。
首富向佘仕友承诺,只要他能把欠债的钱要回来,就借5万元给佘艳治病。
但佘仕友刚到工地表明来意,就被欠债的包工头打得头破血流,一分钱都没要回来。
医院厕所里无声地落泪,无意间看见墙上有一个卖肾的,佘仕友毫不犹豫地打电话询问。
在得知卖掉一个肾就能换到30万时,这个绝望的老父亲仿佛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迫不及待地赶往对方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
然而命运却仿佛是在故意捉弄这个苦命人,当佘仕友把身上仅有的元当做保证金交上去后,对方却跑路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活一次次压垮佘仕友的防线,这个本分了一辈子的农民生平第一次产生抢银行的想法。但一想到自己被抓进去后,女儿就没人照顾也没得救了,佘仕友还是放弃了。
佘艳和佘仕友
自愿放弃治疗,提出两个愿望
30万,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不可触碰的数字,无论佘仕友怎么努力,也总是凑不够手术费。他到工地上干苦力活,一天只能赚50元,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佘艳一天的医疗费。
孩子姑姑见弟弟这么辛苦,忍不住出了主意:“医院,他们难道还能见死不救吗?”
“不行!”佘仕友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艳艳以前就被抛弃过一次,如果我们现在也把她抛弃了,她心里得多难受啊!”
为了救女儿,他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变现了,就连饱受风霜的老屋子也抵押出去了。
尽管遭受了数不清的苦难,但每次去见女儿前,佘仕友都会整理心情,尽量挂着笑脸进病房。
可佘艳还是注意到了爸爸身上的伤痕,敏感的她找护士姐姐小夏了解情况,这才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高昂的医疗费不是她的家庭能承担起的。
善良的佘艳不忍心看爸爸继续受苦,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决定。
一天,医院照顾女儿。佘艳眼眶带泪的看了爸爸一会儿,从枕头下拿出一个作业本,上面写了几个大字:我自愿放弃治疗。
一个8岁的小女孩,连自愿的“愿”字都还不会写,却有着超脱年龄的懂事和勇气。
佘艳哽咽着对他说:
“爸爸,我想死。我是您捡来的孩子,要是没有您我早就死了,我不想再让您为我受苦了,带我出院好吗?”
佘仕友痛苦地抱着女儿,眼泪不受控制地落在床单上。他恨自己没本事不能救女儿,但他已经竭尽全力了。
在回家的大巴车上,佘艳扬起笑脸对佘仕友说:
“爸爸,您捡到我的时候就是秋天,我也想在秋天走,那时候玉米都熟了吧?金黄金黄的多漂亮啊。我死后,您就把我埋在家后面的山坡上,我想不想离开爸爸。”
听到女儿的话,这个五尺男儿捂住了脸,眼泪却不听话地从指缝中流了出来。要他眼睁睁看着女儿离开,简直比要他死还难受。
回到家后,懂事的佘艳第一次向爸爸提出了要求:她想穿新衣服,然后和爸爸拍一张照片。这样,在她离开之后,爸爸也能对着照片想念她。
第二天,姑姑带来了一身新衣服。佘仕友领着女儿到镇上的照相馆,佘艳努力摆出最好的状态,虚弱地朝着摄像头露出一个笑脸。
医院后,护士小夏就一直很难过,她不忍心让那个像天使一样的女孩就此离世,于是她把佘艳的事情告诉了在《南方晚报》工作的记者表姐。
很快,一篇名为《8岁女孩安排自己后事》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大家了解佘艳的事迹后,纷纷感动地落泪,自愿为她捐去善款。
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天南海北的善良的人们为佘艳捐助了56万的治疗费,她得以医院接受治疗。
不幸离世
在治病的过程中,她要接受各种各样折磨人的检查和化疗。但佘艳却像一个小大人,每次都忍着不出声,还要安慰她的爸爸和主治医生徐鸣。
徐鸣被佘艳的坚强所打动,在了解到她没有母亲后说:“艳艳,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徐医生当你妈妈,你就是我的女儿了!”
佘艳与徐鸣医生
佘艳不敢置信地看着医生,原来有母亲是这种感觉。她扑倒徐鸣怀里,少见地落下了几滴眼泪。
2个月后,经过一系列的化疗,佘艳的白血病得到了控制。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觑,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8月22日,佘艳因为消化道出血,已经24小时没有进食了,靠输入营养液维持生命。
佘艳
她看见桌子上摆在最爱的方便面,忍不住摇摇晃晃地爬下床靠近,捻起一点方便面放到嘴里尝个味道。
但正是这不到50克的方便面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佘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捂着肚子不断地喊疼。
医生立刻对她实施抢救,哪怕佘艳的呼吸已经停了,她们也没有放弃。但佘艳最终还是去了天堂守望她的父亲。
在临死前,她写了一封遗书:
谢谢捐钱的叔叔阿姨,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留下来的治病钱,给爸爸一万吧,家里的房子要塌了他也没钱修。拜托大家帮我看着爸爸,不要让他自杀。剩下的钱,就捐给其他和我一样有需要的小朋友吧,我的眼角膜捐给那个看不见的哥哥。。。。。。
佘艳离开后,剩下54万的善款被用于救治同样患有白血病的7个孩子,他们中最大的9岁,最小的只有2岁。
年,佘艳的遗体火化安葬,她的墓碑上只刻着一句话:我来过,我很乖。
虽然这个小天使离开了她想念的爸爸,但她的善良和坚强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