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
痴呆老人居家照护的提示
第八部分痴呆老人吃的好不呛噎的辩证法
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康丰娟李冬梅苏小清陈蓉马腾霄解恒革
痴呆患者的进食安全问题,多在晚期出现。但是一些特殊类型的痴呆,进食问题可能是其早期的表现。
噎食是指进食时,食物误入气管或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压迫呼吸道,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痴呆老年人发生率更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CAWA)针对痴呆老人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可能面临的问题,结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给予以下提示。
痴呆老人的进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食欲望的改变。
有的老人呈现为食欲增强,进食后没有饱腹感,加之记忆减退,会反复要求进食,导致超重和血糖、血脂升高。
有的老人表现为口欲增强,像婴孩一样对于手边的任何物品都会用嘴咬吸,带来安全隐患。
有的老人表现为口欲、食欲的衰退,一整天不进食也不知道饿,有的把食物或药物一直含在口中而不下咽,需警惕营养不良、脱水、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2、口味和习惯的变化。
有的老人患病后会出现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特别喜欢甜食,或者以往从来不吃米饭,患病后对米饭却情有独钟。
3、饮食行为的变化。
抢食容易导致误吸。一些类似强迫的表现,比如每餐必须要吃某种食物(比如只吃饺子),或者强迫一定的数量(比如每顿饭就吃8个饺子,边吃边数,多一个不吃,少一个不行),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表现。
4、辨别能力的衰退。
由于痴呆会伴有嗅觉和味觉的衰退和认知功能的衰退,以至于老人无法辨别哪些物品是不能食用的,极易带来安全隐患,比如腐败的食物,消毒液,把洗面奶、鞋油被误用为牙膏等。
5、吞咽功能下降。
痴呆疾病晚期、帕金森病、脑血管病或者因镇静药物等副作用的影响,出现吞咽困难、咽反射减弱,经常把食物或药物含在口中而不下咽,吞咽时容易呛食,噎食,尤其需要注意果冻,鱼刺,鸡骨,枣核,药品包装等。
6、返流呛噎。
因食管返流或进食过饱,卧位进食或餐后马上卧床,容易出现返流呛咳、误吸。当进食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反应时,更容易出现返流呛噎。
7、误吸呛食。
老年人吞咽功能和咽反射减弱,如果进食过程中说话、不专注或者进食中出现咳嗽、咳痰更容易发生误吸呛食。
8、口咽头面疾患。
义齿不适,口腔牙齿感染,疼痛,口腔溃疡,扁桃体肿大,面肌抽搐,面瘫,脑血管病等疾病均会引起吞咽困难,导致呛噎发生。
照护措施:注意做到“四宜”,并注意以下环节。
食物宜软、进食宜慢
饮酒宜少、心宜平静
1、食物选择:
饮食上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制作符合自身条件的饮食,对食物的加工,烹饪的方式及食物的性状都要把握到位。
2、食物性状:
保证干净、新鲜,易于吞咽消化,温度适宜,吃干食容易噎者,进食时要准备水;进稀食容易呛者,可以将食物加工成糊状。
3、餐具使用。
首先在进餐过程中要积极鼓励老人自己动手,对餐具的选择也有要求,需要钝勺,浅口,大小合适。
4、餐前准备:
在良好的觉醒状态下进餐;痰多者先予清理呼吸道再进食;有义齿者,进食前先佩戴好、而且要确保义齿合适;有面瘫者鼓励其用健侧进食,避免残留物导致误吸。照护者要掌握正确的喂食方式。
5、进餐环境:
安静、防干扰,让老人注意力集中,吃饭时不要讲话或做其他事情,进餐速度不宜过快。
6、餐量餐次:
进餐做到少量多餐,避免积食,腹胀。对于缺乏饱食者,少量多餐有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对于食欲减退者,有助于增加营养。
7、进食体位:
尽可能采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平卧位喂食时容易发生呛噎。对于鼻饲老人,要注意食物温度,体位角度,进食速度,进食后不宜立即翻身,应保持坐位或半坐卧位30min以上,以防返流误吸。
8、餐后注意事项:
进餐后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残留物;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餐后活动半小时,可有效减少食物返流。
9、保证食物安全:
及时清理过期腐败食物,软硬适中,冷热适度,易消化,防止阻塞气道。
10、规范废弃物品和生活物品管理:
及时清理厨余垃圾,避免痴呆老人接触调味品、洗衣液、洗涤灵、清洁剂、消毒剂、樟脑球、肥皂、镇静剂等。
11、坚持康复训练:
每天坚持做吞咽康复训练操,提高老人吞咽能力。
12、呛噎急救:
出现呛咳时,照料者和家属应扶托患者使其弯腰低头,下颌靠近胸部,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叩击,使食物残渣咳出。也可使用海姆立克法(如图)用于噎食时的急救。
海姆立克法
隔离的是病毒隔不开的是情感
不怕寒风吹心与你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