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千金难买老来瘦”,意思就是人到了老年时期害怕身体发胖,认为清瘦一些对身体有好处。
这也符合咱们的主观印象,一个人的体重越重就意味着越肥胖,就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引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等,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
但是有些时候呢,比如说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大病初愈,如果患者的体重增加了,很多家属就认为患者快好了。
而且在接受重大手术的时候,也有医生和护士会说:
“这个患者体重很不错,度过难关的概率要大一些”
那么人的体重与死亡率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是不是像大家说的一样,体重越轻就越长寿呢?体重越重身体就越不好呢?
体重越轻就越长寿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减肥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仿佛任何身体的不适都能通过减重得到解决,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想通过运动减重来减轻高血压、高血糖的困扰,年轻人想通过减重来维持身体代谢的平衡从而保持完美的身材。
那么,瘦就等于健康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管是对于年轻人,还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脂肪都不是“累赘”。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可以说是我们的储备能量。当我们体内的葡萄糖被消耗掉之后,脂肪会被分解掉为各个器官的运行提供能量,以此来抵抗一些外来的环境影响。
而且,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足够的脂肪能够保证维生素的吸收,还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须的两种脂肪酸。
另外,瘦不等于美也不等于健康,太瘦反而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有些人盲目追求瘦,但不知道在脂肪流失的同时一部分蛋白质也会随着流失,头发没有角质蛋白的支持,可能会停止增长,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脱发的现象;免疫系统没有蛋白质的支持,各种免疫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生病。
对于女性来说,过分追求低体重会导致身体营养不均衡,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会造成月经量减少或停经的后果,甚至会发展成为不孕症。由于机体长期缺乏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可能会导致贫血。女性身材过瘦,体内脂肪含量不足,会使子宫位置的承托力和保护作用降低,从而发生子宫脱垂。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体重过轻,体内的钙元素含量就越低,骨密度也会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高。
既然体重过轻或者过重都对身体健康不利,那么60岁以后的老人应该保持怎样的体重呢?
60岁以后怎样的体重才更长寿呢?
现在的老年人退休之后每天的生活比较悠闲,除了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之外,他们会把时间放在体育锻炼上,每天早上或者傍晚都会有不少老人聚集在公园活动筋骨,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
通过有效的锻炼能够维持较理想的体重,体重控制的越好对人体的健康就越有益。
但是人在进入老年阶段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下降,新陈代谢变慢,体内的营养物质也会加速流失,而且对营养的吸收会变差。因此,在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追求所谓的“老来瘦”,那么结果可能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好。
大多数老人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认为这样的饮食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这样一来对于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的摄入量不足,体质反而会变差,加速身体的衰老。
其实老年人适度超重是比较健康的状态,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BMI指数公式来计算,它能够反应体内脂肪的总含量是否超标。
算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值在20到25之间的属于正常体重,如果超过25属于超重,低于20属于偏瘦,数值大于30就是肥胖了。
老年人的BMI值能够保持在25到27之间,代表肌肉和脂肪的含量高,对于骨骼和关节的保护力更强,能大大降低骨折和外伤发生的风险。
为了方便大家对照,这个图片供大家参考!
适当超重,也表明对于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更充足,免疫系统有蛋白质支持,抵御外来细菌病*的能力也会更强,降低了患病的风险,死亡率也就会随之降低,寿命也就更长。
那么,要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呢?
老年人想要保持健康体重,这几点至关重要
对于体重过轻的老人,日常饮食中要增加营养的摄入,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应该在每餐之间加餐一次,在保证食物能够被更好吸收的同时也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达到健康的增重效果。
每餐的食物要尽量丰富,膳食营养要均衡,适当多吃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豆类、肉类、乳制品等,增加身体的脂肪量。饮食习惯调整好了,增重就水到渠成了。
但是,如果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差,食物中含有再多的营养物质那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保证胃肠道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吸烟喝酒对胃肠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还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容易对胃肠粘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同样不利于营养的吸收。
另外还有一些慢性病的患者会出现身体代谢异常,想要增重可能会更困难一些,要想吸收好,就必须在稳定好病情的基础上进行增重,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增重的目的。除了要在饮食上下功夫,日常也要注意运动。
可能会有人说为什么增重还要运动,我们人体的脂肪存在在体内一直不停被消耗,如果不运动就会变成“虚胖”,只有通过运动把身上的脂肪变成肌肉,才算是真正把它留住。
总之,只要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上略做改变,就能做到科学增重。
对于体重过重的老年人来说,要想保持健康的体重,首先就要科学地减重。减重就是要减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只要保证每天的摄入量少于消耗量,就能使身体的脂肪变少。
老年人即使是有些肥胖,也不要为了减重而刻意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就行。
除此之外,要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这样食物更容易被消化,能够减轻胃部的负担,也能够避免过多的脂肪堆积。日常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在降低脂肪的同时,保证维生素的正常摄入。
过重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减重,但刚开始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味追求快速瘦下来。
相比较瘦的老人来说,过重的老年人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所以每天的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可以通过一些有氧运动来减重,比如快走、慢跑、保健操、太极拳等。
如果要进行户外运动,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因为老年人体质特殊,抵抗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
在运动的过程中随时要留意自己的血压、脉搏、心率等,尤其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如果感觉到身体的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对于年轻人来说减重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对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减重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
总结
体重与死亡率的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并不是体重越轻就会越长寿,所以还是不要盲目的去减肥。
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超重才是最理想的体重,体重过轻和体重过重的老年人都是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中的锻炼来科学增重或者减重的。
为了能够拥有更强壮的身体和更长的寿命,一定要保持健康的体重。
参考资料:
《JAMA》子刊:20来岁就要控制体重!分析超8万中国人数据发现,成年到中年体重每多增加10斤,老了之后死亡风险增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