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民间故事老妪去世,书生好心安葬她,老妪大
TUhjnbcbe - 2023/9/24 20:34:00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读经典聊斋故事,知世间为人之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名字是,《老妪分家产》。

济南府有一个书生姓赵,名志远,此人自小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抚养长大,赵志远从小就喜欢读书,年仅15岁就考中了秀才,一时之间,在当地小有名气!

不光如此,赵志远为人谦和有礼,相貌也长得风度翩翩,当地有很多的女子都对他倾心不已,只不过赵志远有他自己喜欢的女子,那女子就是他的青梅竹马彩娟!

彩娟比赵志远小一岁,从小失去了父母,是祖父祖母把她抚养长大的,在彩娟十岁那年,最疼爱她的祖父祖母也相继离世了,从此以后,彩娟孤苦伶仃的,还好有赵志远一直陪着她,这使得彩娟那灰暗的人生里添了一丝光彩!

随着二人慢慢的长大,他们都对对方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赵志远考中秀才之后,想要嫁给赵志远的女子有很多,但是赵志远却对母亲说道:“我和彩娟自小青梅竹马,我一定要娶彩娟为妻,要不然的话,宁可终身不娶!”

母亲听了以后,得知了赵志远的决心,也没有反对二人在一起,于是在赵志远母亲的张罗之下,二人在半年之后成亲了!

成亲以后,彩娟每日里孝顺婆婆,体贴丈夫,深得赵志远和母亲的喜欢,赵志远每日里安心苦读,每天都要读到深夜才肯罢休,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倒也是安静祥和!

一年之后,赵志远的母亲患上了风寒,赵志远给母亲请了很多的大夫,可是却无济于事,这一天,母亲把赵志远和彩娟叫到跟前,对他们说道:“我这病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咱们都是小地方的普通老百姓,命如草贱,你们也不必太过伤心,我去世之后,你们一定要好好的过日子,不要斗嘴吵架,只要你们好了,我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赵志远看着奄奄一息的母亲,心里非常难过,他紧紧地抓住了母亲的手,对她说道:“母亲,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小日子过好的,您一定要好起来,您还没有看着我考中功名呢!”

可是俗话说得好,阎王让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尽管赵志远和彩娟对母亲十分不舍,可是母亲还是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赵志远和彩娟忍着伤痛把母亲给安葬了,自从母亲去世之后,赵志远更加的努力读书,他不希望母亲在九泉之下对自己失望!

这一日,赵志远和几个好友一起去镇上吃饭,回来的时候,他看到一个老婆婆倒在路边,赵志远平时就是一个非常心善之人,他看到这个情况之后,赶紧跑过去想要看看老婆婆究竟怎么了!

走近一看,他发现这个老婆婆自己认识呀,这老婆婆就是住在村东头的李阿婆!

说起这李阿婆,倒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丈夫去世之时,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李阿婆人长的漂亮,有很多人都劝她改嫁,可是她看着这两个儿子于心不忍,于是就留在了夫家守寡!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阿婆的两个儿子早已经长大成人,这两个儿子倒也是有出息,一个在镇上做屠夫,屠宰手艺堪称一绝,每日里找他屠宰牲畜的人数不胜数!

另一个儿子在镇上做木匠,木工手艺也是非常棒的,这两个儿子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早已娶妻生子,在镇上买房置地,一家老小都搬到镇上居住去了!

虽然有这么两个出色的儿子,但是李阿婆经常郁郁寡欢,当地的人们都知道,李阿婆的这两个儿子虽然出色,但是却是一个忘恩负义之辈,平日里不来看看李阿婆就算了,就连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不会回乡下看望老母亲!

赵志远看到李阿婆晕倒在路上,对他产生了同情,他一边把李阿婆背起来,往镇上医馆的方向跑去,一边口中喃喃地咒骂着李阿婆的两个儿子忘恩负义!

不久之后,赵志远总算把李阿婆给背到了医馆之中,大夫一番诊脉之后,捋了捋胡须,对赵志远说道:“她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本来就年纪大了,还要经常劳作,根据脉象来看,他平日里吃的东西应该也是一些没有营养的食物,或许连吃饱都是奢侈,真是可怜这阿婆这么大的年纪,居然要遭这份罪,我给她开几副药,帮她调理调理身体,但是日后可千万不要让他再那么辛苦的劳作了!”

赵志远听了以后,连连点头,对大夫说道:“那就有劳大夫了!”

就这样,赵志远自掏腰包,把李阿婆的诊费都给垫付了,随后,他又背着李阿婆来到了李阿婆的家中,把她妥善安顿好了之后,对李阿婆说道:“阿婆,我现在去镇上找你的两个儿子,不一会儿就会回来的!”

就这样,赵志远又启程赶往了镇上,他先去李阿婆大儿子的屠宰铺中寻找,可是大儿子一听到赵志远说李阿婆生病了,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人嘛,年纪大了就这样,我母亲的身体我是知道的,平日里下地干活都不成问题,今天可能是偶感风寒罢了,就算我回去了,也无济于事,我这屠宰铺中忙得很,这些牲畜就算是忙到晚上都屠宰不完,我母亲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儿子,你去找我弟弟吧!”

赵志远听了以后,阴沉着脸离开了屠宰铺,不久之后,他又来到了李阿婆二儿子的木匠铺,二儿子一听此事之后,顿时急切的问道:“我母亲平日里身体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晕倒呢,唉,这样吧,我给你带一些补品,你帮我给我母亲带过去,我们家那口子又给我添了一个儿子,我就不回去了,等我有空再去看他吧!”

赵志远接过那些补品之后,对李阿婆的二儿子说道:“大夫说你母亲长期劳作又营养不良,身体非常不好,你们俩兄弟没有一个人回去看他,你们能对得起她的养育之恩吗?对于李阿婆来说,你们回去看看她,即使不给他带东西,她也是高兴的,唉,算了算了,既然你们这么忙,我也不强求了,我就先走了!”

就这样,赵志远离开了小镇,当他带着补品来到李阿婆家的时候,为了不让李阿婆难过,赵志远特意告诉李阿婆,她又多了一个孙子,李阿婆听了以后非常的高兴,随后,赵志远又拿出了补品,对李阿婆说道:“你的儿子还是惦记着你的,一听说你病了,非常着急,都说要来看你,还是我看他们太忙了,让他们别来,所以他们就买了这些补品,让我带过来给你!”

李阿婆听了以后,笑呵呵的接过了补品,可是她的微笑中却带着一丝苦涩,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母,自己俩个儿子的德行,李阿婆向来是知道的,他知道一定是两个儿子不愿意来,这个善良的小伙子,不忍心让她伤心,这才撒谎骗她的!

赵志远看着李阿婆高兴的样子,当即也没有多想,对李阿婆说道:“阿婆好好养病,我过些时日再来看您,现在天也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就这样,赵志远离开了李阿婆的家,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赶去,回到家中之后,妻子彩娟一进门就问赵志远:“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呢,你早上走的时候我让你买的粮食,怎么没买回来呀?”

赵志远听了以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彩娟说道:“那个买粮食的钱,我给李阿婆看病抓药了,我今天看到她晕倒在路上,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馆,所以耽搁了一些时辰,这样吧,明天我再去把粮食给买回家!”

妻子彩娟听了以后气不打一处来,他对赵志远说道:“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我今天给你的钱是咱们家剩下的最后一点钱了,可是你却帮助了李阿婆,我知道你心地善良,喜欢帮助他人,可是咱们家的家境,你也是知道的,你每日苦读,家里家外都是我在看顾着,我一个妇道,人家根本赚不了什么钱,现在可好,你把我最后积攒的一点钱也给花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看着彩娟伤心的模样,赵志远非常内疚,他挠了挠头,对彩娟说道:“对不起,都是因为我一时冲动,以后我做事情一定三思而后行,只不过那李阿婆确实可怜,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况且他对我们家也是有恩的!”

原来,赵志远的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赵志远的母亲为了赵志远也没有改嫁,只不过母亲性格柔弱,相貌美丽,于是经常受到当地一些无赖的欺负,每次有人欺负母亲的时候,母亲都会把赵志远护在怀里,自己一个人偷偷的抹泪!

这一日,年幼的赵志远发了烧,母亲不顾天黑一个人跑去镇上请大夫,可是在路上的时候却被几个无赖给盯上了,这些无赖本来就对母亲图谋不轨,现在看到母亲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更加的胆大了起来,他们拦住了赵志远母亲的去路,并且出言调戏!

赵志远的母亲见此情景想要逃跑,可是这些无赖,却把她团团围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李阿婆出现了,李阿婆年轻的时候在当地乃是数一数二的彪悍,曾经也有个人想要欺负李阿婆,被李阿婆拿着菜刀追了三条街才肯罢休,从此以后,李阿婆虽然失去了丈夫,还带着两个孩子,但是却没有人敢打她的主意了!

现在这些无赖,看到李阿婆出现了,顿时有些害怕,李阿婆此时对这些无赖说道:“你们几个一天天正事不干,净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赶紧走,要不然的话要你们好看!”

几个无赖听了以后,犹豫了片刻,然后一个个都逃离了此地,李阿婆看着这些无赖落荒而逃了,于是转过头来对赵志远的母亲说道:“天都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在这里瞎逛什么呀?”

赵志远的母亲听了以后一边哭,一边对李阿婆说道:“我们家志远现在发烧了,我得去镇上给他请大夫呀!”

李阿婆看着赵志远的母亲,对她产生了同情,她知道一个寡妇带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毕竟自己和赵志远的母亲有相同的经历,所以李阿婆义无反顾的陪着赵志远的母亲去镇上请大夫!

值得一提的是,大夫来了以后,一番诊脉对李阿婆和赵志远的母亲说道:“还好我来得及时,我现在就给你开个方子,你去抓药,再晚的话,这孩子恐怕就没命了!”

就这样忙活了一个晚上,赵志远的烧总算是退了下去,赵志远病好之后,母亲特意带着他来到了李阿婆的家中,亲自感谢李阿婆,如果那天晚上不是李阿婆及时出现,母亲有可能会被那些无赖欺负,而赵志远也因为请不到大夫而丧命,因此,赵志远一家都对李阿婆非常的感激!

赵志远的妻子彩娟听了赵志远的叙述之后,沉默了良久,然后对赵志远说道:“这件事我原来是不知道的,既然李阿婆对你有救命之恩,那我们就算再难再苦也要帮助他,家里还有几匹布,我明天就拿到镇上去卖,卖了钱之后,一半儿又来买粮食,一半儿给李阿婆买补品!”

赵志远没想到,妻子彩娟居然这么深明大义,于是激动的抱住了,彩娟说道:“没想到我的娘子居然如此的心地善良,真是太谢谢你了!”

就这样,第二天,彩娟去了集市,把自己之前织的布全都给卖了,随后,她和丈夫赵志远一起来到了李阿婆的家中,看望李阿婆,李阿婆看到这对夫妻来了之后,也是非常的高兴,拖着病殃殃的身体,招待这二人!

从此以后,彩娟和赵志远三天两头的来到李阿婆家,要不给他送饭,要不帮着她收拾家务,可谓是非常的尽心尽力!

可是即使赵志远和彩娟如此伺候李阿婆,李阿婆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在这段时间内,李阿婆的两个儿子居然一次都没有回来过!

这一日,赵志远和彩娟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李阿婆的家中,可是他们发现李阿婆的病情非常严重,彩娟赶紧让赵志远去镇上找李阿婆的两个儿子回来,可是赵志远早上的时候就去了镇上,直到下午的时候,这才带着李阿婆的两个儿子回来了!

彩娟悄悄地问赵志远,怎么去了这么久,赵志远叹了一口气,对彩娟说道:“唉,别提了,我到他们两个家中的时候,告诉了他们,李阿婆快不行了,你猜他们怎么说,他们居然说,等忙完手头上的活,再回去也不迟,这李阿婆搭上了一辈子的幸福,却养出了这么两个白眼狼,可真是令人悲哀!”

再说李阿婆的两个儿子来了以后,来到了母亲的病床前,象征性的对母亲嘘寒问暖了一番,此时的李阿婆抓住两个儿子的手说道:“你们两个在镇上各忙各的事儿,我知道你们特别忙,但是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今天你们来了,我就想要给你们交代一下我的后事!”

两个儿子听了以后没有丝毫难过之色,只是没不作声的听着李阿婆说话,李阿婆对两个儿子说道:“这些日子多亏了赵志远跑前跑后的来回伺候,现在我也马上要死了,我死后的丧事,你们二人就不要麻烦人家赵志远了,他和咱们家非亲非故,平日里帮咱们家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可是两个儿子听了以后,却面露难色的对李阿婆说道:“我们二人都在镇上,有自己的事情要干,赵志远只是一介书生,而且生活在村子里,我可是听说过你以前有恩于他们家,现在让他们帮帮忙,又能怎么样!”

看到两个儿子如此的不孝顺,李阿婆眼眶湿润了起来,不过片刻之后,她对两个儿子又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把家中的老房子留给赵志远,你们有没有意见呢?”

两个儿子本来就已经搬到了镇上居住,对老家的房子根本看不上,于是他们对李阿婆说道:“我们肯定没意见,这赵志远帮了我们这么多,给他些报酬也是应该的!”

李阿婆的两个儿子在天黑之前回到了镇上,李阿婆看着两个儿子离去的背影,心里非常的难过,半个月之后,李阿婆因病去世了,赵志远托人去镇上给李阿婆的两个儿子捎信,可是两个儿子都已太忙,不愿意回来,赵志远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张罗着操办李阿婆的丧事!

乡里乡亲们看到李阿婆太过可怜,也纷纷上前帮忙,就这样,李阿婆被赵志远夫妇给妥善的安葬了!

李阿婆头七的那天晚上,赵志远迷迷糊糊的躺在了床上睡着了,睡梦之中,他梦到李阿婆对他说道:“谢谢你这段时间这么尽心尽力的照顾我,还帮我办丧事,我把家中的老房子留给你,是因为老房子的那棵大树下藏着金银财宝,我丈夫去世的早,我是一个女流之辈,要把两个儿子都给拉扯长大,还能让他们这么有出息,是因为我丈夫在生前留给我一笔钱,我平日里比较节俭,所以我的两个儿子并不知道这些钱,本来我想把这些钱留给我儿子的,但是他们实在是太不孝顺了,你是一个好孩子,我把这些钱留给你,希望你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做一个大清官!”

赵志远醒来之后,直接去了李阿婆生前住的宅子之中,他在李阿婆院子中的大树下奋力地挖了起来,好一会儿之后,赵志远果然从这棵树下挖到了一个大箱子,这箱子里边儿居然装着不少的金银财宝!

就这样,赵志远靠着这些金银财宝安心苦读,在第三年的时候,赵志远上京赶考,果然考中了功名,考中功名之后,赵志远时刻记着李婆婆给他说的话,他俩袖清风,公正廉明,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激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您身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感谢支持。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传奇小故事,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奇等,作者本意是为了传承中国民间文化,切勿相信真实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老妪去世,书生好心安葬她,老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