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年轻的90后,有的人高学历高收入,而有的人却高血糖高血压……
你也许会说:怎么可能!我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得“三高”?!不幸的是,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被慢病砸中,准备长期与慢病共存。
很多上班族最近都拿到了每年的例行体检单,所谓“小时候怕成绩单,长大了怕体检报告”。年过30,看着体检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箭头,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问
尿酸升高会导致痛风吗?
超声检查显示的「脂肪肝」,等同与「脂肪性肝病」吗?
血压升高是不是得了高血压病?
看懂这些体检异常指标,早知道早预防!
1
转氨酶
看到体检表上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许多人可能会一脸懵。
其实,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也是测试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值是0-37u/L
谷丙转氨酶(GPT)正常值是0-40u/L
两个转氨酶指标的正常比值是1.5-2.5:1,当这个比例小于1时,就说明已经出现肝功能损伤,要当心脂肪肝和肝硬化的发生了。
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4个是脂肪肝。说到脂肪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人十有八九得减肥!”
其实,酒精、营养不良、素食、过度减肥、糖尿病等都可能会诱发脂肪肝,摄入脂肪过多只是原因之一;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多是由肥胖、糖尿病、多坐少动等生活方式引起的。
脂肪肝会并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加重糖尿病、诱发慢性肾病的发作,如果不好好治疗,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继而恶化为肝纤维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硬化。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身材苗条的人,往往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一旦发现,血脂就已经很高了。绝对不能以胖瘦来判断血脂水平的高低。
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也被叫做对身体有害的“坏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在2.07~3.1之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要重视。如果升高异常,会引发动脉硬化,促进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越高越好。
若血脂略高,可以先通过饮食调理3~6个月,其间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内脏、蛋*,医院复查一个血脂四项看看,如果血脂还高,那就可能是“高脂血症”。
3
高血压
4
高血糖
5
尿酸
慢性病由于病因复杂、发病隐匿、病理变化呈不可逆性等原因,现代医学无法根治!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慢病的发生。
“
FOOD
饮食管理
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低脂乳制品
少吃红肉或加工肉类、精制谷物和加工食品
膳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特征的膳食模式
脂肪肝:
戒烟,戒酒,戒糖,低脂肪高纤维,减少精白细软,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同时增加运动。是解决单纯性脂肪肝的不二法门。
「一荤配三素」
1
一份低脂的鱼或肉或蛋,一份绿叶菜,
一份煮或炖的其它蔬菜,一份凉拌菜
2
主食要多吃点粗粮豆类
3
晚餐用豆制品,替代鱼肉类这一「荤」更好
「良好生活习惯」
1
少饮酒或者戒酒
2
控制食欲,每餐七分饱
3
坚持运动,循序渐进
高血脂:
需要限制胆固醇及油脂摄入量,日常忌食反式脂肪,少摄入饱和脂肪,不吃动物内脏、油炸类食品;多食豆类、燕麦、荞麦等适合谷类。
1
一份低脂的鱼或肉或蛋,一份绿叶菜,
一份煮或炖的其它蔬菜,一份凉拌菜
2
控制油,吃好油
3
坚持每天适量运动锻炼
4
睡好觉,让肝脏合理代谢
想要补充“好”的胆固醇,也可以适当补充深海鱼类,增加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主要为水果蔬菜。
每年固定体检,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寻求医生的生活指导,尽早远离慢性疾病。
#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