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肠炎病、脐部发炎、萎瘪病、越冬死亡症。来了解一下吧!(1)肠炎病。本病为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是由于饵料变质、水质恶化而感染气单胞菌或大肠杆菌而引起。另外,喂食后环境温度急剧下降或突然改变饵料品种,引起消化不良也是导致肠炎病的原因之一。其主要症状为:病龟反应迟钝,减食或不食,粪便稀软不成型,呈红褐色、*褐色,严重时腹泻,有恶臭味。
防治方法:①保持饮水槽的水质清洁,每天更换新水。②投喂新鲜的饵料,及时清除残饵,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③在饵料中拌入磺胺类或盐酸土霉素,以6天为一个疗程。磺胺类首次用量一般为每千克龟用药0.20.3g,从第二天开始减半;盐酸土霉素用量为每千克龟用药0..4g。④内服中药,每千克龟用*连素0.10.2g,效果也很好。
(2)脐部发炎:脐部发炎是稚龟出壳后的一种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稚龟死亡。本病属条件致病菌,不传染。主要症状为脐部及脐孔发炎凸出、化浓,导致内脏器官感染而死亡。防治方法:①稚龟出壳后用万分之四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浴;对于卵*未彻底吸收的稚龟单独放在消*的玻璃缸中暂养,直至脐带脱落后再放入饲养池中。②一旦发现脐部发炎,先用万分之四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min,然后将脐部涂上红霉素软膏。
(3)萎瘪病:主要症状为病龟活动能力弱,体形枯瘦干瘪,不摄食。发病原因较多,首先是先天不足,最后一批卵孵化的个体较小,争食能力差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其次,食台面积过小,稚龟放养密度过大,或者投饵不均,导致营养不良^也可诱发萎瘪病。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进行预防。
(4)冬眠死亡症:该病发生在冬眠期间和冬眠后的45月份。发病死亡主要是孵化后期的稚龟,即9月以后出壳的弱小稚龟。主要症状为:开始越冬时,稚龟仅能钻入浅层沙中或将身体部分暴露于沙堆之外,处于一种半冬眠状态。越冬期间,当气温急剧上升到一定范围时,这些体质弱小的稚龟爬出沙床活动。
进一步消耗体能,当温度急剧下降后,又无力再次钻入沙床中,即使人为地将其埋入沙床中,也会因为漫长冬眠期的基础代谢消耗导致体质衰竭而死亡,病情较轻的稚龟虽然勉强度过冬眠期,开春后也会因体质极度虚弱,不能摄食而逐渐衰竭死亡。建议稚龟加温越冬,温度保持在C。你们学会了吗?